3 第七节 积聚

【3 第七节 积聚】

3 第七节 积聚

文章插图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寒、湿、热等多种外邪及邪毒如果长时间地作用于人体,或侵袭人体之后留着不去,均可导致受病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 , 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积聚 。正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诸脏受邪 , 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
4.它病转归 , 日久咸积黄疸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 , 阻滞气血;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 , 脉络痹阻;或感染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畅 , 脉络瘀阻 。以上几种病证,日久不愈,均可转归演变为积证 。
情志抑郁,饮食损伤,感受邪毒及它病转归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因 。其中,情志、饮食、邪毒等致病原因常交错夹杂,混合致病 。
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 。正如《医宗必读·积聚》说:“积之成也 , 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 。”《景岳全书·积聚》亦说:“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即是说,积聚是正虚感邪、正邪斗争而正不胜邪的情况下,邪气踞之,逐渐发展而成 。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 。其中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 , 积证则气滞、血瘀、痰结三者均有,而以血瘀为主 。
【临床表现】
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 但积和聚又分别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积证大多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倦怠乏力 , 胃纳减退等症状 。作为积证特征的腹内结块 , 表现为由小渐大 , 由软渐硬,固定不移,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剧 。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腹内病变的同时 , 常出现饮食减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而积证的后期,一般虚损症状较为突出 。

3 第七节 积聚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