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


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

文章插图

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
1、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是少食冷饮和保护阳气与心脏
1.1、少食冷饮: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 。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 。
1.2、保护阳气与心脏: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盛,阴气也从夏至开始滋长 。养生应要顺应自然,一方面应保护阳气,不应让它过于旺盛而上火,另一方面也要滋阴调息,养护心脏 。
2、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适当运动和做好后脑的防晒
2.1、适当运动: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 。
2.2、做好后脑的防晒:夏季,我们不忘皮肤的防晒,但后脑阳晒却被忽视了 。后脑是全身阳气最盛的部位,后脑经常晒太阳等于体内不断聚焦阳气,阳气过盛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所以出门应做到后脑的防晒 。
3、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保暖避寒并按摩涌泉穴
3.1、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 。
3.2、按摩涌泉穴: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 。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 。因此,可于每天空闲时按摩涌泉穴 。
中医夏季养生饮食
1、和风秋葵
秋葵,是盛夏的好食材,它被认为是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秋葵的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对关节也有润滑作用,秋葵可凉拌、可炒,也可煮汤 。
2、姜汁西瓜饮
西瓜,是男女老少的夏日最爱 。西瓜性凉,不可贪食,但咱们还是放不下它,如何是好?送上一杯姜汁西瓜饮,用生姜汁调和西瓜的寒性,甜中带着姜的辛辣,选嫩姜更好,几乎感觉不到姜的辣味 。
3、消暑的三豆粥
盛夏爱煮绿豆粥,除了绿豆外,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黑豆和赤小豆,这样就成了“三豆粥”,功效更甚,且不用担心绿豆的寒凉 。三豆粥是从扁鹊的“三豆饮”演变来的 。“三豆饮”是中医中一道着名的处方,黑豆、绿豆、赤小豆皆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凉 。
4、祛湿水
暑期湿度大,体内的湿气也随之累积,大暑宜祛湿 。薏米的祛湿功效,大家都很熟悉 。让人担心的是,薏米性微寒,不宜多食 。今天推荐的是不寒凉的祛湿薏米水 。
中医夏季养生的重要性
1、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论,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如哮喘、呼吸系统过敏、皮肤痕痒、冻疮,都可以透过夏季的调理而固本升阳,正气足,到冬季就能抗御邪气的入侵 。若生机最旺盛的季节而不及时养生,就是错过天机 。
【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2、但夏季天气反复,既热,且湿,气压低,风雨多,晴天阳光猛烈,雨天湿度大,阴天空气翳闷;再加上商场、食肆、交通工具、办公室空调开放,室内室外空气温度湿度差别很大 。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此时心理养生不容忽视,保持平和的心态及愉悦心情,有益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 。抑郁烦躁时,不妨听舒缓音乐,室内的装饰也应采用浅色系,以保持良好的情绪 。身体很难适应,在这样情况下,养生就特别重要 。

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