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准备的对策


分娩的准备的对策

文章插图
分娩的准备的对策
1、分娩的准备的对策
1.1、羊水囊破裂
医学词汇称为“羊水囊破裂”,其实就是俗称的“破水”,这一点应该算是妈妈临产最准确的现象,也是因为破水了才去的医院 。记得当时是晚上近11点的时候,已经睡了一觉的妈妈起来用卫生间,躺下想再继续睡,突然感觉到下体有一股强烈的水流象喷泉一样一涌而出,妈妈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破水了,于是便通知还在看电视的爸爸,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 。
【分娩的准备的对策】 应对措施:妈妈在破水的第一时间,就给医院的产房打电话了,被问到了四个问题,用一个英文单词来概括,就是“COAT”,分别代表Color(颜色)、Odor(气味)、 Amount(量)、 Time(时间) 。妈妈一一作了回答,护士给出的指导便是,洗个澡,吃点东西,然后在两个小时之内赶到医院 。
1.2、粘液栓脱落
一般的准妈妈,在临产见红之时,宫颈粘液栓都会先脱落,只是很多情况下是发生在使用卫生间之时,可能没有被发现罢了 。至于见红,其实和月经差不多,但出血量非常小 。妈妈是在头天孕检完(进行了内检),第二天一大早便发现粘液栓脱落、而且内裤有少量的血迹 。
应对措施:一般的应对措施就是卧床休息或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轻微运动,等着规律宫缩的到来,做好临产准备 。妈妈当时出于安全起见,也给医院的产房打了电话,但被告知是因为头天的内检,OB医生为了帮助妈妈开宫口而进行了按摩,第二天有少量出血是正常现象,并非真正的见红或临产 。
1.3、规律性宫缩
一般的准妈妈在孕25周开始,就会有假性宫缩出现,如果是二胎准妈妈会出现得更早,妈妈怀孕明明时是26周出现,而亮亮则是20周左右,但这都不是临产现象 。临产现象的宫缩,是具有一定频率、一定规律和一定时长的宫缩,妈妈是在破水后才出现真正的宫缩 。
应对措施:并不是一出现规律宫缩就可以去医院、就可以住院的,一般是等到宫缩有了5-1-1的规律后再与医院联系,这个5-1-1是指,宫缩每5分钟出现一次,每次持续1分钟,这种频率的宫缩已经持续1个小时 。由出现规律宫缩到5-1-1期间,医生或护士一般会建议准妈妈好好休息、多补充水分和能量,为生产做好准备 。
1.4、子宫颈张开
头胎准妈妈在临近预产期之时,宫口一般都会打开1-2cm,而二胎准妈妈将会打开得更多,在孕36周后每次孕检之时,OB医生都会为准妈妈做内检,由此而知宫口打开的情况 。妈妈在怀孕明明之时,最后一次孕检(孕40周之时),宫口已经打开2.5cm了,但距离生产的10cm还相差甚远;而这次二胎亮亮,应该打开得更多、更早,但目前还不得而知 。
应对措施:在住进医院之前,没有什么应对措施,有些二胎准妈妈的宫口在正式临产前会打开4cm左右,而并没有任何阵痛或不适的感觉 。但一旦其它临产现象出现了(如破水、宫缩等),随着子宫口开放的增大,准妈妈会感觉宫缩增强,阵痛加剧,此时的应对措施则是利用呼吸放松心情、缓解疼痛,必要的时候可以麻药镇痛 。
2、分娩前需要做的心理准备
产妇应该要有信心,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做好准备,用愉快的心情来迎接宝宝的诞生,丈夫应该给孕妇充分的关怀和爱护,周围的新戚朋友及医务人员也必须给产妇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实践证明,思想准备越充分的产妇,难产的发生率越低 。
2.1、练习呼吸法:拉玛泽分娩法,也被称为心理预防式的分娩准备法 。这种分娩方法,从怀孕7个月开始一直到分娩,通过对神经肌肉控制、产前体操及呼吸技巧训练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让产妇在分娩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从而转移疼痛,适度放松肌肉,能够充满信心在产痛和分娩过程中保持镇定,达到加快产程并让婴儿顺利出生的目的 。
2.2、睡眠休息:分娩时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分娩前必须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娩前午睡对分娩也有利 。
生活安排:接近预产期的孕妇应尽量不外出和旅行,但也不要整天卧床休息,轻微的、力所能及的运动还是有好处的 。
了解了分娩的准备以及对策,我们来了解一下分娩前为宝宝准备的必需品吧 。

分娩的准备的对策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