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3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文章插图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神静
神静是心静的进一步升华,是气功入静的最高境界 , 也是练功者的最高追求 。神静当然也要求无私欲,但神静的无私欲是以大彻大悟为思想基础的,是建立在对自然大道之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
《 黄帝内经》 的“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道的阐述很多,道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既指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生化状态,也指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都是一定规律运动的结果 。
练功入静要努力追求对道的融合贯通,做到天人合一,把自己完全融合到大自然中去,以大自然的规律看待周围和自身的一切变化,认识到一切都是自然界固有规律的反映和必然结果 。孤立的“我”是不存在的,“我”是融化在自然中的,个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时,你会感到“道”是伟大的,“我”是十分渺小的,才能做到凡事置身物外 , 顺其自然,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看待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 , 诸如自己的升降荣辱等琐事,犹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此时心境才能恬淡虚无,神清气朗,清明虚净,无思无虑 。如同白居易所形象描绘的:“湛湛玉泉色 , 悠悠浮云身 , 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
达到神静的层次,会在外观上表现出来 。古人说:“面色不浮,眼光不乱 。便知胸中静定 , 非久养不能 。《 礼》 日:?俨若思,安定辞,善形容,有道气象矣 。”,意思是说如果脸色不浮躁,目光不紊乱,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境安宁娴静,才能做到凡事顺其自然 , 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 , 自处之时悠然 , 无事之时澄然,历尽沧桑超然 。特别是每临大事有静气 , 具有“碎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涵养和魄力 。
神静的置身物外 , 顺其自然 , 并不是消极避世,无所作为 。达到神静高功的人也有事业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事业本身,而从不为名利权势所动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坎坷多赛了 , 他多次受贬 , 直至被贬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地处天涯海角的崖州(现海南岛) 。即使这样,他依然放达地吟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 。”他曾讲过一段含有丰富哲理的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 。”意思是借哲理的参悟、朋友的交谈、山水的游赏,以达到陶情养性的目的 。为了度过晚年所处的恶劣环境 , 苏东坡重道自守,养气
【3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志坚 。“云散月明谁点缀 , 天容海色本澄清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形象地描绘出了他练气功时清朗的精神世界 。他正因为有这样境界 , 才能在诸多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仅他写出的大量的传世华章就足以光照史册了 。
古人说得好,要做到得道神静,就“非久养不能” 。凡有志于献身于气功事业的人都应该“栽培心中地,涵养性中天”,在“久养”中涤荡心灵的尘俗之气 , 造就一个冰清玉洁的精神空间 。
精气神是道教内丹学术语,而平静、心静、神静才是练气功的最高境界,更多有关气功的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华武术频道 。

3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