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4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4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文章插图

2.津液的运行规律
津液是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由饮食化生,三焦布散 , 出入于肌肤腠理,流行于筋骨关节之间 。气血与津液有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气能摄津、布津 , 气附于津,津能载气 。津液的循行一方面与气血并行 , 通过经络布散全身;另一方面 , 津液还通过三焦通路布散、运行 。
三、气血津液与活血化瘀研究
1.从气血相关研究活血化瘀
中医气血理论的现代研究既往更多的偏重于对“血”特别是血瘀证的研究,中西医学取得了较多的一致 。由于中西医学对“气”的概念认识差异较大,研究也明显不足 。从循环的层面看待活血化瘀研究,必然要对气血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
气血既是五脏功能的物质基础 , 又是五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由脏腑产生并运行于经脉之中,营养和调节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又称作“气机”,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 气病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历代医家有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论述,反映了气血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为用而又相互致病的密切关系 。
气血之间以“气为血帅”,是强调气对于血的主导作用,即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产生、运行和功能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景岳全书》说:“血必由气 , 气行则血行,故凡欲活血或攻、或补,皆当以调气为先 。”具体表现为气生血、气行血和气摄血,气旺则血生,气衰则血少,气行则血行 , 气乱则血乱,气滞则血瘀,气虚不摄则血溢 。临床治疗血证多离不开调气,如补气生血、降气止血、行气活血、益气摄血等 。治疗血瘀证时,按照瘀血程度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气血同治方法,如行气活血法、行气逐瘀法、破气破血法、益气活血法等 。

4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