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善世分享:不懂绩效,何谈懂管理?( 二 )



目标明确。将企业结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细化成战术指标,实现绩效考核。

执行有力。根据细分的战略目标,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提取工作重点,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确保高效执行。

结果客观。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一般遵循“SMART”原则,任务、目标量化为可实现的指标,具体到每一个人。在执行过程中,以数据为导向,减少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结果更为客观。

在善世看来,正是因为KPI有着上述优点,再加上易于操作的特点,所以这些年来,KPI是最为主流的绩效管理工具,众多企业一直将KPI视为提升业绩的不二法门。但是,KPI存在的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

1.关键指标难以确定,无法衡量。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公司运作靠的是协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依赖于静态的、自上而下被动管理的KPI很难形成科学的关键指标。

2.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在KPI的重压之下,部门、员工间各自为战,不可避免导致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

3.重视绩效结果,无法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当管理者依赖机械般的考核指标,而不考虑其他的人为因素和弹性因素,这其实是不利于员工的成长的。硬性的奖惩结果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KPI越来越难以满足管理者需求时,另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应运而生了,它就是由英特尔公司发明的OKR,目前已经被谷歌、领英、推特、字节跳动、百度等国内外多家公司在内的组织大力推行。


02
OKR,下一站的传奇?

“OKR”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这种绩效管理工具最初由英特尔首创,后被供职于英特尔的John Doerr引进谷歌公司,进而发扬光大。

当时,谷歌公司刚刚创立,John Doerr向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和希尔盖介绍了OKR。希尔盖觉得当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去管理公司,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采用了OKR。从那之后的每个季度,每一个谷歌人写下的目标和关键成果,都会得到两位创始人的评价,然后公布给每个人看。这些内容并不被用于奖励或升职,而是用于实现更高的目标——获取共同责任感以真正推动目标。

相较于KPI侧重于以结果为导向,OKR则更加关注个人在内部的协同下如何完成目标的过程。OKR有四个关键要素:

1.目标(Objectives)。这个目标必须要有雄心,要有挑战,如果能轻易实现,那就不是一个好的Objectives。比如在2008年,谷歌员工Sundar Pichai设定了一个目标,他要为未来的网络应用建立下一代客户平台。也就是说,要打造一个最好的浏览器,这个目标不可谓不宏大。

2.关键成果(Key Results)。拆解目标,对KR(关键成果)进行可量化的定义。KR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Sundar Pichai设定了“打造一个最好的浏览器”的目标。如何来衡量呢,他认为是用户数量。所以,在关键成果上,他专注于提高用户数量,第一年,他定为2000万用户。第二年,他把目标提高到5000万。虽然,前两年都没能达成目标,但进步却是显著的。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