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为何年轻人更危险?


心梗:为何年轻人更危险?

文章插图
导读:同样是心肌梗死,为什么青壮年反而比老年人更“脆弱”呢?年轻人该如何防范急性心肌梗死的“突袭”呢?请听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博裳为我们做的解答 。……
■本文指导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许博裳 , 陈兴 。
心肌梗死,大家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也会“光顾”年轻人!在我国 , 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 。不信,请看这个鲜明的例子:
心梗:老人PK青年,谁更危险?
【心梗:为何年轻人更危险?】在某医院心内科的一间病房中 , 住着一位65岁的老人熊大伯和一位32岁的年轻人小张,他们是因为同一个病住院的 , 那就是“心肌梗死” 。
据悉,入院前5小时,熊大伯由于搬了一件重物,就突然发生左胸疼痛,胸闷,伴大汗淋漓,发热 , 因为老人曾发生过心绞痛 , 所以家里备有硝酸甘油,他以为这次又是心绞痛发作,就按老办法来,但含服后却没有效果,于是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经诊断后为“急性心肌梗死” , 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后老人病情很快缓解 。
而同样是心肌梗死,32岁的小张却差点没命!入院前,小张在加班 , 加到晚上快9点的时候他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出汗、头晕、胸闷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于是喝了一杯咖啡,谁知过后胸闷得更加厉害,全身大汗淋漓,恶心……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倒在了办公桌上,人事不省 。好在周围还有几个同事也在加班,他们发现小张晕倒,马上拨打了120将他带到附近的医院 。经过医护人员一番紧张的抢救后 , 小张的一条命终于被挽回来了!医生说,如果再晚点儿送医院,病人就没命了!事后,小张心有余悸地说,自己的命是被同事和医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同样是心肌梗死 , 为什么青壮年反而比老年人更“脆弱”呢?年轻人该如何防范急性心肌梗死的“突袭”呢?请听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博裳为我们做的解答 。

指导专家:许博裳,女,教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心内科硕士毕业,曾在中科院阜外医院导管室、加拿大西安达略大学医院心内科等国际高水平的心血管专业机构进修学习,从事心内科工作二十余年,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有丰富经验 。[详情]
许博裳教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和周五下午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许主任告诉笔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
工作生活节奏快、生存和心理压力增大使现代中青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生产趋向于机械化和信息化,体力劳动大量减少 。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 , 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 , 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
下一页更多精彩解答:心梗:为何年轻人更危险?

心梗:为何年轻人更危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