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火爆脾气 从何而来


心血管:火爆脾气 从何而来

文章插图
导读:生活中,有些存在爆发型人格的人,常常给自己找借口,说自己爱着急上火 , 是天生脾气不好 。于是,就有意无意放纵了自己 。其实,爆发型人格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天生的坏脾气,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可以得到矫正的 。……
蒙蒙是个小学毕业班的男孩 。最近,他不守纪律,不听话 , 和老师同学常常闹别扭 。昨天,又因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和老师发生了冲突 。老师请来了蒙蒙的母亲 。没想到,老师还没介绍几句情况,蒙蒙就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冲进老师的办公室,打翻了办公桌 。接着,蒙蒙又冲进教室,推翻了好些课桌,然后冲出教室不知去向 。老师和蒙蒙妈被弄得瞠目结舌 。
第二天下午 , 蒙蒙妈带着孩子找到心理咨询师 。母亲回避后,蒙蒙坐在了心理咨询师面前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追悔和求助 。进行初步沟通后,蒙蒙打消了顾虑 , 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爸爸在外地上班,妈妈为了我很辛苦 。妈妈让我准备考重点中学,她常说,为了让我考重点,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 。我知道这一点 , 我也努力了 。这个学期 , 学校举办了尖子生的辅导班,却没有我 。我心里就很不满 , 总是烦,感到上学没劲 。妈妈就更唠叨我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 开始上课不好好听讲,还和同学打架 。我妈妈一去学校,回来就打我骂我 。我心里就更烦 , 更生气 。这次 , 老师又叫来家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就胡闹了 。我知道不对,我很后悔……

突如其来的愤怒
蒙蒙的“毛病”在心理学上称为“爆发型人格” 。这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的人格 。这当然是不健康的人格特征 。它的形成有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因素 , 在青少年时期出现较多 。因为青少年时期,身心发育出现突变 , 神经系统的抑制与兴奋机能不够协调和灵活,控制力差 。同时,成长、教育等方面的冲突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使青少年变得非常敏感 , 容易和成人对抗,一旦受挫 , 就容易形成爆发型人格 。
不仅蒙蒙这样十几岁的孩子,稍大一点的青年也容易出现爆发型人格 。笔者曾见到有些青年工作努力,人也不错,可就是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有点事就爱发火,而且与人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 , 酿成惨剧 。事后,他们也很后悔 , 但不久却又会旧病复发,这也是爆发型人格的表现 。

具体说来,此种人格的主要特征为:
突发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与别人发生争吵或冲突,往往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或暴力行为 。
不稳定性由于缺乏自我认同的稳定性,因而不断地寻求自己的生活角色 , 但又没有找到很好的定位 , 就导致变化无常的生活态度,形成了情绪的不稳定性 。
反复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为之后 , 十分内疚懊悔 。在间歇期表现正常,能与人正常相处 。但过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为又会重新表现出来,呈现出明显的反复性 。
挫折耐受力差这种人即使遇到强度很小的刺激,也会触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小题大作,挫折耐受力很差 。

坏脾气不是天生的
生活中,有些存在爆发型人格的人,常常给自己找借口,说自己爱着急上火,是天生脾气不好 。于是,就有意无意放纵了自己 。其实,爆发型人格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天生的坏脾气,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可以得到矫正的 。矫正的策略可以分两步走 。
事前调控
首先要在情绪爆发之前,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制、纪律观念,用道德标准和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 。学会运用“制怒”、“忍”等座右铭来提醒自己 , 从而提高自控能力 。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正确对待挫折,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
临场调控
具有爆发型人格的人 , 学会在激情爆发时的临场自我调控方法,可避免造成损失 , 逐渐改变性格 。
警醒法当怒火即将爆发的瞬间,立刻卷起舌头不讲话,闭上眼睛 , 脑子里默念“忍”字来警醒自己 。
回避法迅速离开产生激情的现场,去从事别的事情,比如,家里的事情让你生气 , 赶紧走出家门,到外面转转 。
暗示法如果一时离不开现场 , 在脑子中迅速默念:“大发脾气有什么用?发火会使自己失态的,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上一次发火自己已懊悔极了,这次千万不要再发火了……”
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严重后果 , 尽量把后果想象得严重些,以使自己息怒 。
宣泄法实在怒火难耐,赶紧对准一堵墙,挥舞你的拳头 。这样,既宣泄了怒火,又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关爱心脑血管系列讲座(一)
“三高”症——沉默的杀手

“三高”,主要指人体处于血脂高(现称血脂异常)、血压高、血糖高等病理状态,加上血黏高,又可称为“代谢综合征” 。这些病理状态的直接后果就是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
据我国新近公布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18.8%,现有患者1.6亿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现有患者1.6亿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各有3000万;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4%~16%,即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代谢综合征 。
如此庞大的心脑血管病“后备军”,造成了我国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占全国人口的13.6%)、高死亡率(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者的21.23%,其中58%死于中风,17%死于冠心?。┖透咧虏新剩ㄖ虏姓哒既啃哪匝懿』疾∪巳旱?5%) 。由此可见,心脑血管病及其“源头”——血脂异常、高血黏、高血压、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
因此,关爱生命、相约健康,必须从关注“三高”开始 。
我们把人体心脑血管系统比做生命长河,只有河道畅通,生命之水才能奔流不息,灌溉生命机体的每一部分 。如若这条长河的河道出现问题,则是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开始 。这时,高脂、高糖、自由基过剩的代谢产物犹如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 , 在血管中渐渐沉积,使这条“河道”的中下流变窄,“河床”抬高 , 这就是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机理 。
“河道”的淤阻,使河水不能灌溉良田,河水质量的改变(高黏、高脂、高糖) , 使庄稼禾苗得不到营养(氧气和营养物质) , 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心绞痛、心梗、脑血栓;如果下游因河道不固泛滥决堤,实际上就是中风、脑溢血的发生 。大量事实证明,心脑血管系统这条生命之河无论是淤塞或“水灾”,其根本原因都是“三高”惹的祸 。因此,我们再次强调 , 关爱生命,相约健康,必须从关注“三高”开始 。
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实践证明,只有因势利导,将血液的有害垃圾(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清除,才能拓展河道、畅流河水,使生命之水(血液)源源不断地浇灌禾苗和庄稼(心、脑、肾),保持勃勃生机 。
【心血管:火爆脾气 从何而来】一刻通心脑血管病三高激光治疗仪,从源头上化解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等致病因素,使血液—血管—心、脑、肾器官始终处于正常状态,减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机会,从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 。

心血管:火爆脾气 从何而来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