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按什么穴


心慌按什么穴

文章插图

心慌按什么穴
1、心慌按什么穴
1.1、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
1.2、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
1.3、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
1.1、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
1.5、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
2、心慌是什么原因
中医认为是中气不足导致的气血两虚 。可能是平时不锻炼身体,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或电脑幅射,或血压过低,或房事过度等所造成的 。要早点治疗才好,不然整个人都会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做事无精打采 。长时间如此会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
分型:肺源性心慌气短:见於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等 。
神经功能性心慌气短:最常见於心血管功能紊乱 。
心源性心慌气短:见於心脏病患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不全,当平卧位时,肺淤血加重,产生胸闷与呼吸困难,坐起後好转 。胸闷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绞痛的一种表现 。
3、心慌做什么检查
应做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心肌酶等检查,先排除心肺等病理性与器质性的病变,如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则不必太担心,多为神经功能性症状 。询问完病史之后,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 。如怀疑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应重点检查心脏有无病理性体征,即有无心脏杂音,心脏增大以及心律改变等,有无血压增高、脉压增大心悸、水冲脉等心脏以外的心脏病体征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有无贫血多汗及甲状腺肿大等也应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
若怀疑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测定血清T3、T4甲状腺吸碘率、血糖、血、尿儿茶酚胺等 。怀疑贫血时 。可查血常规必要时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
器械检查中最重要的是心电图检查,且方便快捷患者无痛苦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有无心律失常还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性质 。若静息时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可嘱患者适当运动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可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心脏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
心慌吃什么中药
1、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
方药:黄连阿胶汤 。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滋阴清热两相兼顾 。常加酸枣仁、珍珠母、生牡蛎等以加强安神定悸之功 。
2、肾阴亏虚
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 。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 。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 。镇心安神 。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
心慌要注意什么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 。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事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
【心慌按什么穴】一般而言,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失眠、疲劳、暴饮暴食、饮酒和吸烟过量等因素引起的多为功能性早搏,即正常的生理现象 。

心慌按什么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