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_胡黄连的药用价值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_胡黄连的药用价值

文章插图
导读:中药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胡黄连图片、胡黄连的药用价值、胡黄连的副作用等 , 要想知道更多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

  • 胡黄连简介
  • 胡黄连图片
  •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 胡黄连的药用价值
  • 胡黄连的药用附方
  • 胡黄连和黄连的区别
  • 胡黄连的副作用
胡黄连简介
胡黄连,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 , 直径0.3~1cm 。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 。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气微 , 味极苦 。
胡黄连图片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
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换起悖煌卵霍荒砍嘀淄矗挥钢状瘢恢檀锥?。
1、《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
2、《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 。治冷热泄?。?益颜色,厚肠胃 , 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
3、《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 , 小儿惊痫,寒热 , 不下食,霍乱下痢 。
4、《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
胡黄连的作用
1、保肝利胆作用
胡黄连苦苷I等体外对补体介导的原代培养小鼠肝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 。胡黄连苦苷Ⅱ及其有关苷类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大鼠有利胆作用 。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黄连根和根茎水提物对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对游走抑制因子的产生则有兴奋作用 。
3、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
4、抑制胃酸分泌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 , 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
5、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
6、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 , 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7、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
8、其他作用
胡黄连中的糖苷部分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豚鼠过敏性气管痉挛严重程度 。胡黄连水浸液体外对英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
胡黄连的药用价值
【药名】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
【来源】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 。
【性味】苦,寒 。
【归经】归肝经;胃经;大肠 。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造,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 。有白色点状锥管束,周边深棕褐色 。质脆 。
【功效】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_胡黄连的药用价值】【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换起悖煌卵霍荒砍嘀淄矗挥钢状瘢恢檀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 , 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
【宜忌】脾胃虚弱者慎服 。
胡黄连的药用附方
1、治肥疳热:川黄连五钱,胡黄连五饯 , 朱砂一钱(另研) 。上二物为细末,入朱砂末,都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 , 以杖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着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和丸如麻子大 。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 , 米饮下,食后 。(《小儿药证直诀》胡黄连丸)
2、治吐血、衄血: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 。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临卧煎茅花汤送下 。(《普济方》胡黄连散)
3、治小儿疳热,肚胀 , 潮热,发焦: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 。为末,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 。米饮服,每服一、二十丸 。(《全幼心鉴》)
4、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 。二味捣罗为末,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 , 临卧再服 。(《本草图经》)
5、治痢血: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 。为末 。腊茶清调下,食前、空腹温服 。(《苏沈良方》三物散)
6、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胡黄连,柴胡等分 。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 , 更入水五分 , 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 。(孙用和)
7、治热痢腹痛:胡黄连末,饭丸梧子大 。每米汤下三十丸 。(《鲜于枢钩玄》)
8、治婴儿赤目:茶调胡黄连末,涂手足心 。(《济急仙方》)
9、治痔疮疼肿 , 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涂之 。(《孙天仁集效方》)
10、治杨梅疮毒:胡黄连、猪胰同煮服 。(《本草求原》)
胡黄连和黄连的区别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 , 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
胡黄连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 。临床观察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一般没有不适反应 。很苦,剂量稍大 , 部分病人会有恶心、腹痛、滑肠便稀等反应 。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脾虚慢性腹泻者不宜使用 。
不良反应
1、用量过大 。过量服用黄连可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发痉 。常规剂量则较安全 。临床上有因腹泻静滴黄连素诱发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者 。应尽量避免使用黄连素针剂 。
2、过敏反应 。口服黄连粉或黄连素、注射黄连素均有发生过敏反应 。多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全身皮疹、发热 , 甚至喉头水肿、神志模糊、血压下降 , 出现过敏性休克 。
3、药不对证 。黄连属大苦大寒之品 , 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
以上就是一些胡黄连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_胡黄连的药用价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