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基本招式


空手道基本招式

文章插图

空手道基本招式
1、空手道基本招式
空手道的基本动作有冲拳、后手直拳、冲顶膝、上格挡、手刀侧击、下格挡、内受、外受、手刀、前踢、前回踢、横踢 。基本的站立姿势有平行立、骑马立、四股立、前屈立、后屈立 。步伐分为进步、退步和垫步 。组手分为五本组手、三本组手、反三本组手、一本组手、自由组手 。还有就是平安一到平安五,铁骑初段,慈恩、拔塞大、燕飞以及观空大这十套基本的套路 。其中,后手直拳有一击必到的功用,通常被称为实战空手道的重拳或主力拳,中距离使用效果最佳 。
2、空手道的踢法详解
空手道的横踢:横踢是伸展膝部,踢击侧面的上段、中段、脸面、胸部、心窝等处的腿法,力达足刀 。横踢的练习:“步法”:骑马步-骑马步 。“预备式”:骑马步站立,脸向踢击方向,即左方,左手斜伸,右手护中段;上体不动,保持膝部角度,右脚向左脚左前方移动交叉屈腿,身体不要直起来,左脚在右膝旁高高收屈,腰向正面 。“左横赐”:腰向右侧回转,同时左膝尽量伸展踢入,这时扩胸;“收腿”:左脚回收至右膝旁,左脚旁跨一步落地,再次成为骑马步 。
空手道的前回踢前回踢是用虎趾部分(脚前掌前端)从外往内弧形踢击侧头部、肋腹等处的腿法 。利用膝关节的反弹力和腰的回转发力摆踢;空手道的后踢是向后攻击脸面、心窝等处的腿法 。受力部位是脚后跟 。把腿往后笔直伸开,强行挤入股地踢击 。
3、空手道的由来
【空手道基本招式】空手道亦称空手,是发源于琉球王国(今琉球群岛),由多种武术构成的系统 。其前身是古代琉球武术“手”,融合了传入的中国武术后,被琉球人尊称为“唐手”、大正年间传入日本,受日本武术影响,成为“空手道” 。二战之后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1994年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空手道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空手道比赛场地一般为8×8米 。比赛项目有套路赛(型)和格斗赛(组手)两种 。在组手比赛中,一方有效进攻导致对手瞬时丧失战斗能力或重心明显移动为得分标准 。
空手道的三大体系
1、传统空手道:敬畏空手道“一击必杀”的威力,在保持传统对抗竞赛模式(“一本胜”赛制)和减少损失空手道特有技术的特点下,采用“寸止规则”来最大化地保证竞赛者的安全性 。其代表性组织为JKA、SJKA等传统空手道团体 。
2、体育空手道:则是在现代社会和平发展中经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而建立起来的一项体育运动,它要求所有的空手道技术的发挥必须是建立在“可控制”的基础之上,全面地发展选手的运动能力同时使运动项目更具备了“安全性、观赏性和科学化”等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 。在赛制上采用“8分优势胜”方法,其代表性组织为WKF、AKF等体育空手道组织 。
3、硬式空手道:也称“全接触式空手道”,提倡最大化地发挥空手道特有的“一击必杀”威力,培养人们“不畏艰辛、敢于拼搏、不惧强大、增强自信”的武道精神同时,使我们的身躯成为抗敌的真正“武器” 。在赛制上采用“KO制”方法,其代表性组织为极真会 。
空手道比赛中的受伤和意外
1、选手跌倒、被摔倒、或被击倒,在10秒内无法站起来,是不适合继续比赛的,自动地丧失该次大会自由对打比赛的权利 。选手跌倒、被摔倒、或被击倒而不能立刻站起来,主审必须吹哨子做信号计时员,开始10秒的倒数计时 。同时呼叫医师前来 。当主审举起手臂时,计时员就立刻停止计秒 。
2、经由大会医师宣布不堪出赛之受伤选手,不得再参加所有的对打赛 。
3、受伤选手因伤而获胜,如无大会医师的许可,不得再赛 。若该受伤的选手,第二场同样的又因对手失格而再度获胜时,此选手就不得再参加此进行中的赛程 。
4、选手受伤时,主审应立即叫停并请医师诊查 。医师仅做诊断和治疗 。
5、受伤的选手只有3分钟的时间接受治疗,如果治疗无法在3分钟内完成,则主审要决定是要判此选手不适合继续比赛或者决定要再延长一点治疗的时间 。

空手道基本招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