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文章插图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1、中医春季养生知识
1.1、御寒防风莫忽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 。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
1.2、饮食调养是关键: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
1.3、锻炼运动很重要: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 。动则养形,活则血流 。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 。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
2、中医夏季养生知识
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盛,阴气也从夏至开始滋长 。养生应要顺应自然,一方面应保护阳气,不应让它过于旺盛而上火,另一方面也要滋阴调息,养护心脏 。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是养心的季节 。炎热的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听轻音乐是一个调自的好方法,轻音乐能舒缓气息,使心里得到平静,让心脏得到休息 。
夏季,我们不忘皮肤的防晒,但后脑阳晒却被忽视了 。后脑是全身阳气最盛的部位,后脑经常晒太阳等于体内不断聚焦阳气,阳气过盛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所以出门应做到后脑的防晒 。
夏季常会出现胃肠不适、乏力倦怠、头晕头痛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疰夏” 。因此夏季饮食应采用清淡食材,宜吃冬瓜、萝卜、黄瓜、黑木耳、苦瓜、淡水鱼、养生茶及有利于和胃养胃的食物 。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3、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秋季乃养生保健之最适季节 。首先要调饮食,可喝些绿豆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食用鱼、泥鳅等肉类;其次要祛暑热,勿于烈日下暴晒,要及时补充水份,可多喝些淡盐水、菊花茶、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其三要防风寒,开空调或风扇不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要注意睡眠充足,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一定要午睡,哪怕时间很短 。

4、中医冬季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但不要地域不分‘滥补’,辩证不清‘乱补’,老少不辨‘蛮补’及无虚盲目‘求补’ 。冬季可食用些北、血豆腐、北菇加山药、胡萝卜等 。
中医养生的禁忌
1、老了才养: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 。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 。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
2、病了才治: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 。其实,养生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
3、饿了才吃: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 。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 。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膜,而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
4、渴了才喝:平时不喝水,口渴才饮水,是许多人的习惯 。事实上,水对人体代谢的作用比食物还重要 。感到口渴时表明身体已经缺水到一定程度 。临床发现,不常饮水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的机率会明显高于有饮水习惯的人 。
中医养生的食物
1、番茄:番茄能提高人体的防晒功能,延缓衰老并美白 。番茄里的谷胱甘肽、番茄红素等成分,可促进人体的脂肪消耗,并增加人体抵抗力 。
食用方法:用番茄榨成汁,就是天然的瘦身汤 。
2、西柚(葡萄柚):西柚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P,能强化皮肤毛细孔功能,让受伤的皮肤组织加速复原 。
西柚能抑制食欲,其所含的天然果胶还能降低胆固醇,对抗肥胖 。
食用方法:日常当水果进食 。
3、淮山(山药):淮山能生津润燥,有滋养皮肤、毛发的功能,冬季可多吃 。
淮山含有足够的纤维,易产生饱胀感,帮助控制食欲 。
食用方法:淮山500克煮成粥,早晚常喝 。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