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1、定义
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脑脊液和血清中的氨基转移酶不能相互沟通,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疾患,一般不影响脑脊液的氨基转移酶 。因此,脑脊液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只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肝脏疾病不同,谷草转氨酶(AST)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更有诊断价值 。
2、专科分类
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
脑脊液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20U 。
2、临床意义
升高:脑转移癌、癌性神经痛、大脑或小脑变性、脑梗塞、中毒性脑病、脑外伤、神经系统炎症 。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试剂: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 。
A液:称磷酸二氢钾13.6g,溶于水中,加水至1000ml,冰箱保存 。
B液:称磷酸氢二钠(含两个结晶水)17.6g,溶于水中,并加水至1000ml,冰箱保存 。
取A液80ml,B液420ml混合,置冰箱内保存即可 。
ALT基质液: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和α-酮戊二酸29.2mg,溶于50ml磷酸盐缓冲液中,用1mol/L NaOH溶液(约0.5ml)校正pH 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可稳定2周 。加麝香草酚90mg,可延长使用时间 。
1mol/L 2,4-二硝基苯肼(DNPH)溶液:称取:DNPH 19.8mg,溶于1000ml 1mol/L HCl中,置室温保存 。
0.4mol/L NaOH溶液:溶解16.0g NaOH于水中,并加至1000ml,置带塞塑料瓶内,置室温保存 。
2mmol/L丙酮酸标准液:可购买或自配 。准确称取22.0mg丙酮酸钠(AR),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0.05mol/L硫酸至刻度 。
操作方法:
使用比色操作法 。ALT催化基质中的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后者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色 。
2、注意事项
肝脏毒性药物或导致胆汁阻塞的药物均可引起酶活性升高 。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脑转移癌、癌性神经痛、大脑或小脑变性、脑梗塞、中毒性脑病、脑外伤、神经系统炎症
2、相关症状
角膜外缘有棕绿色色素环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
2、不良反应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
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
- 2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
- 赖氨酸
- β2-MG 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 LA 乳酸
- 脑脊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2 脑脊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苯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
- 脑脊液游离型髓鞘碱性蛋白
- 2 脑脊液游离型髓鞘碱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