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一节 郁痛

【12 第一节 郁痛】

12 第一节 郁痛

文章插图

第一军医大学抽取680例内科住院病历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符合肝郁证者计146例,占21.47% 。肝郁证分布于许多系统的疾病中,但以内分泌、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多 。在肝郁证组中,有复合证征者127例,其中以肝郁脾虚、肝郁化热、肝郁血瘀为多见,分别占46.45%、25.2%、24.41%,而肝郁伤阴、肝郁湿阻、肝郁痰阻较少见,分别占13.39%、7.09%、7.87% 。肝郁证具有女性较多(占55 , 48%)及中年人较多(占60.98%)的特点[中医杂志1989;(10):39]中国中医研究院对100例高血压病、冠心病、胃溃疡病而辨证为肝郁证的患者进行5-羟色胺含量、甲皱微循环、血小板聚集率及其超微结构、细胞免疫功能等实验指标的观察研究,发现情志异常是肝郁证的主要病因,且肝郁多伴有血瘀证 。用疏肝理气的柴胡、白芍、香附、枳壳等进行治疗后,血压下降的总有效率为85,72% , 症状明显改善 , 紫黯舌有45.71%消退;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组的有效率为88.67%,心电图有效率为40%,其他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恢复 。该院通过对“怒伤肝”动物模型的多项指标检测,认为“气滞”是情志异常引起机体调控功能失常而致内环境稳态失衡的病理生理过程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交感中枢的调节失常,继而神经体液异常(儿茶酚胺升高),由此引起血液系统高粘凝倾向和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异常 。另一方面,外周各交感特异性通路调节功能紊乱,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外周阻力血管运动功能的紊乱,引起循环障碍[中医杂志1991;(10):46] 。

12 第一节 郁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