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三节 痉病

【2 第三节 痉病】

2 第三节 痉病

文章插图

痉病古代亦称瘛疯、抽搦、抽风、反折 。《张氏医通,瘛疯》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疚者 , 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 。”《温病条辨·痉病瘛病总论》又说:“痉者,强直之谓 , 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 。”可见 , 本节痉病讨论的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发作的病证 。至于如金疮破伤,创口不洁,感受风毒病邪引发的发痉 , 名为“破伤风”,因与一般内科痉病不尽相同,不属本节讨论范围,故在外科加以讨论 。
西医学锥体外系疾病、高肌张力综合征和引起脑膜刺激征的有关疾病 , 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
【病因病机】
1.邪壅经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痉”(《温病条辨·痉因质疑》),若感受外邪,留滞壅塞于经络,气血不能运行,筋肉失养而拘急发痉 。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所说:“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 , 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蜷挛之证见矣 。”
2.热甚发痉或外感火热之邪 , 或情志过激,内生肝火等,若火热炽盛 , 必耗灼阴津 , 筋脉失濡而挛急发痉 。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说:“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 。”亦即“木火同气,热盛生风 。”
3.阴血亏损多由误治或它病所致 。误治者 , 即汗、吐、下太过,阴精耗散;它病所致者,即产后失血或汗证、血证、呕吐、泄泻、久病体虚等,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而成 。如《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 。”《温病条辨·湿痉或问》说:“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疯之状 , 皆肝风内动之为也 。”此即阴虚生风、血虚生风之谓 。

2 第三节 痉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