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

文章插图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概述
1、定义
补中益气丸,中医方剂名 。出自《脾胃论》 。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之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症见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辄气喘、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临床上常用于素日少气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者;脾胃气虚、身热多汗或素体气虚、久热不愈,以及气虚外感、身热不退者,亦可酌情使用;慢性胃炎、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肝炎、慢性腹泻、慢性痢疾 。

2、别名

3、组方
丸、合剂:黄芪(蜜炙)200g,甘草(蜜炙)100g,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各60g;
颗粒剂:黄芪(炙),党参,甘草(炙),当归,白术(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口服液:白术,柴胡,陈皮,大枣,当归,党参,甘草,黄苠,升麻,生姜 。
4、制法
黄芪(蜜炙)200g,甘草(蜜炙)100g,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各60g,八味药一起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将20g生姜、40g大枣加水煎煮两次,滤过 。取上述细粉,用煎液泛丸,干燥,制咸水丸;或将生姜和大枣的煎液浓缩,每100g粉末加100至120g炼蜜及生姜和大枣的浓缩煎液,制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100至120g炼蜜制成大蜜丸,即得 。
5、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微甜、微苦、辛 。
补中益气丸功能主治
1、中医方面
1.1、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力症状 。
1.2、健脾润肠 。其中的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 。
1.3、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此种功效是根据补中益气丸的药理研究而来的 。
1.4、治疗持久腹泻,脱肛,子宫脱垂,比如白术有安胎之效 。
1.5、调节月经不调,月经疼痛,补益气血,当归和柴胡等都有此种功效 。
1.6、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比如炙甘草可解附子毒,升麻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等 。
2、临床应用
2.1、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肾气虚证能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远期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
2.2、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补中益气丸与知柏地黄丸,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尿失禁情况,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2.3、低血压
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一旦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晕厥等 。有研究者使用补中益气丸治疗长期低血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
2.4、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甚至消失为主的一类疾病,临床多采用补锌疗法,但是有研究者发现使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
2.5、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递质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受累的横纹肌无力收缩,即以出现眼肌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肢体软弱,活动后极易疲劳,经休息后不同程度的恢复为特征 。中医上属于“痿证”范畴 。有研究者发现补中益气丸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2.6、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

补中益气丸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