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传染源有哪些措施


控制传染源有哪些措施

文章插图

控制传染源有哪些措施
1、控制传染源有哪些措施
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接触者: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而且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
疑似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 。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和送检病原学标本,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应在两日内明确其诊断 。
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指导督促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道德风尚;定期随访,经2~3次病原检查阴性时可予解除隔离 。在食品行业、服务行业及托幼机构工作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调离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携带者不得再从事威胁性职业 。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作献血员 。

2、动物传染源的分类
【控制传染源有哪些措施】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也称自然疫原性疾病 。这类疾病通常是在动物间传播并延续的,只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传播给人 。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此类疾病的病原体主要靠人延续,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病等 。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人与动物作为此类疾病的传染源的作用并重,病可互为传染源,如血吸虫等 。真性人兽共患病,这类病原体的生活史必须在人与动物体内协同完成,缺一不可 。如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等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受感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病传播的条件等 。此外,与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
3、传染源的潜伏期长短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 。根据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一般为平均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者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和检疫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如果发病数明显下降,则可认为可能与措施有关 。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短的疾病,一旦流行,常呈爆发,且疫势凶猛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 。

艾滋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1、性传播的预防:洁身自爱,无性乱行为,提倡安全性生活医学教|育网|整理,使用避孕套 。
2、血液传播的预防:供输血用的血液应经过艾滋病毒抗体检测;严禁吸毒、贩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对注射器进行严格消毒;医务工作者应注意避免外伤、针刺伤等意外事故,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液等 。
3、母婴传播的预防: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应怀孕;如已经怀孕,要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给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叠氮胸苷;不用母乳喂养;不接受有危险(如卡介苗等)的免疫 。
4、艾滋病患者家庭预防: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夫妻间性生活应该使用避孕套;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处理;有创伤、皮肤病时不要去照顾患者或感染者 。

乙肝的传染源有哪些
1、乙肝患者:各类型乙肝病人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重型肝炎等,均具有传染性 。而且在感染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都具传染性 。只要尚未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其他任何1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存在,就仍具有传染性 。
2、隐性感染者:被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称亚临床感染者),也可称为急性无黄疸型患者 。
3、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分为无症状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和感染后携带者 。绝大多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单纯1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极少,而与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共存 。此种乙肝病毒携带者与隐性感染者一样,其传染性与传染作用往往被忽视 。

控制传染源有哪些措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