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_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鉴别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_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鉴别

文章插图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_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鉴别】导读: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白色念珠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目前认为最可靠的是在玉米培养基上形成厚壁孢子,而最简单的方法是标本直接镜检 。
口腔科医生常采取口腔粘膜的假膜、脱落上皮、痂壳等标本,置于载玻片上 , 滴加10%氢氧化钾液数滴,覆以盖玻片,用微火加热以溶解角质 , 然后立即进行镜检,如发现假菌丝或芽胞,就可确认为真菌感染,但还必须通过培养 , 才能确诊为白色念珠菌 。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应与急性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鉴别 。膜性口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球菌感染引起,儿童和老年人易罹患,可发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患区充血水肿明显,大量纤维蛋白原从血管内渗出,凝结成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略高出于粘膜面 。假膜易被拭去,遗留糜烂面而有渗血 。区域淋巴结肿大 , 可伴有全身反应 。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可确定主要的病原菌 。

【分类及临床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按期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与口角炎、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和白念珠菌感染有关的口腔疾病还有:扁平苔藓、毛舌和正中菱形舌炎 。
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婴儿最多见 , 发生率为4% , 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
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初生口内白屑满舌上”(《疡医大全》);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 , 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扁桃体、咽部、牙龈、以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至咽间叠叠肿起”(《外科正宗》) 。早期粘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 。而陈旧的病损粘膜充血减退 , 白色斑片带淡黄色 。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 , 暴露红的粘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 。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 。少数病人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
(2)急性萎缩型:急性萎缩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绨籽 ⒂涣肌⒛诜置谖陕摇⒅琢龌坪蟮?。某些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天疱疮等 , 在大量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的过程中,也可发生念珠菌性口炎,因此,本型又被称为抗生素口炎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有时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 。患者常首先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粘膜灼痛 。
(3)慢性肥厚型:本型或称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可见于颊粘膜、舌背及腭部 。由于菌丝深入到粘膜或皮肤的内部 , 引起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以及固有层乳头的炎细胞浸润,而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脱 。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轻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认为念珠菌性白斑病有高于4%的恶变率 , 特别是高龄患者应提高警惕 , 争取早期活检,以明确诊断 。
应与急性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鉴别 。膜性口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等球菌感染引起 。儿童和老年人易罹患 。可发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 。患区充血水肿明显 。大量纤维蛋白原从血管内渗出 。凝结成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 。表面光滑致密 。略高出于粘膜面 。假膜易被拭去 。遗留糜烂面而有渗血 。区域淋巴结肿大 。可伴有全身反应 。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可确定主要的病原菌 。
避免产房交叉感染 , 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
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
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 , 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 , 口腔念珠菌感染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口腔念珠菌感染方面的知识 , 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_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