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较为盛行的歌舞小戏:竹马戏

【漳州较为盛行的歌舞小戏:竹马戏】在古时候的人们并不像现在的生活那样,拥有那么多的娱乐手段 。不过在各民族之间我们从来都不缺少能歌善舞的之人 。漳州文化里就有一项特色的民间歌舞小戏,融合地区的方言 , 从生活中寻找歌舞的灵感 。
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跑竹马”表演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 。它发源于闽南漳浦、华安等县,流行于长泰、南靖、龙海、漳州、厦门、同安、金门等县(市)以及台湾省 。由于当时没有固定的剧种名称 , 群众称它为竹马戏或子弟戏,戏班名则有竹子弟、玉兰子弟、老马、新马等 。
过去,竹马戏班每到一地演出,开场节目总要表演《打四美》(或称《跑四喜》),即由四位小姑娘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色 , 演员化妆简朴,胸前臀后扎着纸糊的马头、马尾,手拿竹竿子,边舞边唱“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等四季曲 。
流行于福建漳浦、龙海、东山、云霄沿海一带,在当地民间歌谣、小调、南曲等说唱伎艺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闽南木偶戏 , 梨园戏的一些音东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渐形成,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
初称“子弟班”,后因开场第一个节目叫《跑四喜》,由四个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着竹马出?。?边舞弄边唱曲,遂改称“竹马戏”伴奏乐器以琵琶、洞箫、横笛为主 。艺术特点是演员少,节目短 , 剧目多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化妆、道具简单朴素 。
竹马戏早期主要演“弄子戏” 。如《砍柴弄》、《搭渡弄》、《唐二别》等,只有旦、丑两个角色,表演粗犷,音乐唱腔主要用民间小调 。
明代,是竹马戏兴盛时期 , 正统年间(1436~1449年)前流传到广东省陆丰县 。时期泉腔盛行闽南,流传于漳州、龙溪一带 。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 。乾隆年间民间当地有风火院,实是南曲馆,每逢神灵寿诞 , 或人家婚丧喜庆,群聚于元帅庙唱南曲 。
竹马戏演出的剧目有三类:一是排场戏;二是只有生、旦或丑、旦两个角色的民间小戏 , 亦称“弄子戏”;三是移植外来剧目 。这三类剧目根据老艺人口述记录有50多个 。竹马戏的剧目题材比较广泛,大多是来源于现实 , 有着浓厚乡土气息 , 反映市井村坊生活的弄仔戏,以及部分历史戏 。
其乐器却比较排场,管弦乐有琵琶、三弦、二弦、大吹、小吹、洞箫、拍板、双铃等;这反映了竹马戏以演唱为主的艺术特色 。此外还有大锣、碗锣、大鼓、大钹、小钹等打击乐器,用于舞蹈和武场表演 。

漳州较为盛行的歌舞小戏:竹马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