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增生的诊断_颈椎增生的鉴别


颈椎增生的诊断_颈椎增生的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颈椎增生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诊断及分类
1) 颈型 : 刺激后纵韧带和椎体神经末梢引起 。
可见颈部疼痛、酸胀及沉重不适感,颈部肌肉紧张、僵硬感,有压痛 。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 。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 。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 。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 。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 , 后枕部疼痛 , 或晨起后 " 脖子发紧 " 、 " 发僵 " ,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 。
(2) 神经根型 :压迫神经根;可致手部活动不灵便 。
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所有颈椎病的60% , 在颈椎病中是发病率最高的,中老年人多见,但目前看来,青年当中也有不少人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一倍,以体力劳动者多见 。不少病人以往有头颈部外伤史或“反复落枕”史 , 外伤可诱发颈椎病急性发作,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症状也可逐渐加重 。颈部活动度大,长期低头工作,喜欢高枕头者发病率较高 。发病部位以下颈椎(颈C5~7)多见 。这种颈椎病颈椎退变的节段大多数为多发,病程长短不一,但大部分呈慢性起病 , 拖延时间长,反复发作,间隔时间不等 。但外伤、劳累、风寒、枕头或睡觉姿势不当常为其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 , 或促使原先的病情加重 。
病人的症状 , 主要表现为引起颈枕部或颈肩部一阵一阵或持续不断的隐痛、剧痛或麻木,并且沿着受影响的神经根走行的方向,串到该神经根所分布的地方;逐渐地一侧上肢、手背、手指等也可出现放射性的剧痛并伴麻木感 , 疼痛呈烧灼样或刀割样,伴有针刺或过电样串麻感;当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或用力大时,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 , 病人在开玩笑时也不敢放声大笑,放射痛的部位与颈椎病变的节段有关 。此外 , 还可出现上肢发沉、酸痛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观象,甚至连笔也握不?。?手拿其他东西也感到困难 。在夜间颈肩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厉害,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且睡觉时患肢体受压后容易出现酸胀麻木感 。
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仰头,手指麻木,活动不灵 。如小手指发麻常因 C8 神经根受压引起;食指和中指发麻常因 C6-7神经根受压引起;拇指和食指发麻常因 C5-6 神经根受压引起 。
另外,病人卧床休息后症状可以有所减轻,受凉、劳累或休息不好后症状可以加重;而且 , 病人可以有上午症状轻、下午或晚上症状加重,早晨起床后或午睡后症状可以减轻等特点 。也就是说,病人休息后症状可以减轻,劳累后症状可以加重 。
(3) 椎动脉型
【颈椎增生的诊断_颈椎增生的鉴别】椎动脉受压,椎-基动脉系供血紊乱,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 。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头转一侧 , 头晕加重,重时出现恶心、呕吐伴脑梗塞或脑萎缩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 。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同时可伴有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的头痛,以头枕部、头顶部痛为主,也可放射到头颞部 , 大多表现为发作性胀痛 , 伴有旋转性、浮动性或者摇晃性头晕 。可出现突发性弱视或者失明、眼花、复视、眼球震颤、视物不清、视野缺失、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等症状 , 但在短期内可恢复 。可以有发作性的耳聋、耳鸣、记忆力减退等,部分病人甚至还可以有不同程度发作性的神情恍惚、感觉异常以及精神方面症状等表现 。病人头部旋转可出现肢体突然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时头脑清楚,倒地以后还能慢慢爬起来再走 。病人头部旋转时还可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手持物品突然落地,以及对侧肢体偏瘫或颅神经损害的症状等 。另外,还可能出现发作性的失音、声嘶,吞咽困难等 。
体征检查:病人颈部被动扭曲时,可诱发上述症状 , 称旋颈征阳性 。其他无特殊阳性体征 。
(4) 脊髓型
该病症大多数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由于脊髓受到压迫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很复杂 , 以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膀胱直肠括约肌障碍等多方面表观为主,大多没有肩、颈痛的表现 。脊髓受到压迫后下肢症状出现早,上肢症状出现的晚 。
下肢症状:下肢症状出现早,而且较重,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僵硬发抖、行走不稳、步态笨拙及无力等 。经常打软腿,容易绊倒 , 有的患者有行走踩棉花感、头重脚轻,步履蹒跚;严重者下肢痉挛、行路困难、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
上肢症状:出现较晚,某些较轻的或较早期的病人可能没有上肢症状,或症状被病人忽视 。症状多为双侧上肢的感觉运动障碍,如:麻木、酸胀、烧灼感、疼痛发抖、无力以及活动不灵活等;甚至不能用手执笔、握筷子、端碗、系扣子等双手的精细动作 。上肢的疼痛及麻木可发生在一个或多个手指,手的桡侧(拇指侧)或尺侧(小指侧)的几个手指,也有在肩部、上臂和前臂者,也可有沿神经走行方向放射的 。
躯干症状:胸腹部麻木、疼痛、身上如有紧带子捆绑的感觉(专业术语叫做“束带感”),以致感到胸闷憋气不适 。
膀胱、直肠括约肌障碍也较常见,表现为尿急,一有想排尿的感觉时便急不可耐,有时排尿控制不好,甚至可以尿裤子 。排尿无力、尿不尽感以及便秘等,严重者小便潴留或小便失禁 。部分男性病人还可以有性功能障碍 。
疾病初期症状常呈间歇性,行走过多可使症状加剧 。少数病人偶尔在猛然仰头时感到全身麻木、过电的感觉、双脚发软甚至摔倒 。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可转为持续性 。这里需要指出 , 外伤可诱发或使该病加重,遇到外伤轻、病情重时应想到外伤是否诱发了颈椎病 。
1 、脊髓单侧受压:当脊髓单侧受压时,可以出现典型或非典型的 Brown-Sepuard 综合征 。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 , 并出现病理反射;重者可以引出髌阵挛或踝阵挛 。另外还有触觉及深感觉的障碍 。对侧以感觉障碍为主 , 即有温度觉及痛觉障碍 。而障碍的分布与病变水平不相符合 。由于对侧的运动束及本体感觉束尚属正常,所以,该侧的运动机能正常 。
2 、脊髓双侧受压: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 , 晚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利,步行不稳,卧床不起,呼吸困难 。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 ,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蔌消失 。病理反射阳性 。病人有胸、腰部束带感,感觉改变平面与病变水平往往不相符合 。有时左右两侧感觉障碍的平面与程度不相符合 。有的感觉障碍平面呈多节段性分布,严重的患者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
(5) 交感神经型
表现为头晕、偏正头痛、枕部疼痛、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瞳孔散大或缩小甚至失明 。眼窝肿痛、心跳加快、心动徐缓,心前区疼痛,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疼痛 。
头部: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 , 其症状不像椎动脉型颈椎病那样与头部转动有明显的关系:
眼部: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目干涩、视野内冒金星、眼球下陷、睑裂增大(一侧眼睛可以睁得比对侧大)等;
心脏:心跳快、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等;
周围血管: 由于血管痉挛,肢体可出现发凉怕冷 , 局部温度偏低,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 , 继而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 , 可出现头颈、颜面或肢体麻木,其痛觉减退并不按神经节段分布;
发汗异常:局限于一个肢体或某一部位的多汗 , 如一侧头部、颈部、双手、双足、一侧肢体或四肢远端等可出现多汗 。
其他症状还可以有头昏眼花、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加强或嗳气 , 流泪、眼睑下垂、鼻塞等症状 。另外,交感型颈椎病还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向下压头时病人感觉症状加重,向上牵拉头部时病人感觉症状可减轻;病人卧床休息后症状可减轻,受凉、劳累或休息不好后症状加重;而且,病人有上午症状轻、下午或晚上症状加重,早晨起床后或午睡后症状可以减轻等特点 。也就是说,病人休息后症状可以减轻,劳累过度后症状会加重 。
(6) 混合型 :以上所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同时出现 。
特殊表现
心绞痛: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类似心绞痛发作现象,常被误诊为冠心病 。这种“心绞痛”经口服心痛定、硝酸甘油等治疗无效,但有时改变头部的位置或姿势可使症状减轻 。
吞咽困难:颈椎前缘骨刺压迫、刺激食道可引起饮食不畅,这种吞咽障碍时轻时重,与颈椎位置有关,可以经常发作,但可自行缓解 。
胃痛: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损伤交感神经,引起幽门括约肌舒缩无力,促使胆汁返流,损伤胃粘膜而引起炎症 。
视力障碍:颈椎增生还可造成中枢性的视力障碍 。
乳房疼痛:多为单侧,以中老年妇女多见,常伴有颈、肩臂部疼痛和不适 。
血压升高:因颈部病变或颈部软组织损伤及损伤后反应性水肿,干扰颈部的神经反射,导致血压升高 。
书写痉挛:颈椎5或6椎体棘突偏向右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 造成书写时手腕不自主内曲 , 握笔困难、颤抖、挛缩,不能书写 。
颈椎病的表现是多样性的,出现以上症状,经对症治疗无效时,应请医生确诊,必要时可进行X线颈部摄片或CT颈部检查 。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颈椎退变后问题主任性降低在颈部活动时椎肩关节产生过渡移动而牵拉椎动脉货币颈交感神经兴奋 反射性的因袭椎动脉痉挛等均是本型病因当患者原有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现任时则更易发生本病 。
二、处理措施
家庭治疗措施
颈椎骨质增生是现在很多人都经常患的病 ,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是因颈椎增生的骨质压迫到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或压迫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出现的颈部疼痛、头昏、眼花、上肢麻木、听力减退、睡眠不佳等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症实际上就是一种颈椎?。?但颈椎病却并不都起源于骨质增生 。
颈椎骨质增生患者在选择骨质增生的治疗时,应选择直流电药物导入热疗仪 。目前国内国际上一般建议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 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确切的疗效 。适用于各种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膝关节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本治疗仪操作简单易懂,使用安全,易于携带 , 特别适用于诊所及家庭使用 。
对于如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问题上,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 , 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按摩与牵引,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效果 。针灸,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颈椎骨质增生来说 , 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 。西药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 , 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 。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 。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骨质增生的首选疗法 。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
治疗
颈椎增生治疗的常规手法治疗分为穴位刺激和颈椎的整复 。穴位刺激按摩比较容易,在家中可以随时应用 。但颈椎的手法整复按摩要求手法熟练,操作准确,并且力量要合适 。所以,在家中最好不要乱做,要由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穴位刺激按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先按揉百会、风池、风府、太阳、天宗、曲池、合谷穴各1~3分钟 。2.拿揉颈椎两例的肌肉,斜方肌 , 及两肩井穴3~5分钟 。3.由上至下推揉颈椎棘突1~3分钟 。4.缓慢做颈部屈伸、旋转各20~30次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 , 可增加按摩方法、灵活掌握 。如上肢以痛、麻为主 , 要做上肢调整按摩;伴有心、胃、血压症变的应加做俞穴刺激;有下肢瘫的加做全下肢软组织调整按摩;头部有症状加头部按摩 。
本病的其它治疗
1.颈椎牵引疗法,是最常见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2.针灸、耳针、理疗、中药、穴位注射和磁疗等均有一定效果 。西药治疗、如维生素止痛药类及血管扩张药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该病的预防:1.经常做颈部锻炼,矫正不良姿势,以预防为主 。锻炼最好在晨起和长期时间的低头工作后进行 。2.睡觉时枕头要合适 , 在不影响睡眠习惯的情况下,尽量将枕头放低 , 并将颈部垫起,不要“高枕无忧” 。3.防止颈部受风着凉,并尽量防止颈部外伤,消除颈部慢性劳损的诱因 。4.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妥善治疗 , 防止由轻型演变为重型 。5.一般市场上比较好的贴剂有很多,目前德国有一个“沃卡恩聚能离子风湿骨痛贴” , 反馈相当好,在国外已经替代了手术,而且副作用很小 。现在国内也开始销售 。
自治疗法
一是要先活动上肢,顺序是:先前后摆动甩手,之后前后旋转 , 再做上举 , 先低后高,先轻后重 , 先慢后快,以不痛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0~50次 。二是进行头、颈部活动 , 顺序是:先前后10次 , 顺时针转动10次,逆时针转动10次,再左右各摆10次 , 左右旋转各10次,再用双手从头顶部由上而下慢慢按摩数次即可结束,每早一次 。活动头、颈部时最好闭目以防头晕 。一般三个月左右即可见效 。
三、预防
最根本是要改善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习惯 。不少年轻人喜欢躺在沙发上看书,长时间低头伏案,坐公交的时候低头睡觉,都是不好的习惯 。
工作时 , 每半小时要起身,转转头颈,活动一会儿 。空调不能对着脖子吹,可以在办公室准备一件带领的外套 , 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此外,要注意睡觉姿势,以平躺最佳 。侧卧或趴着睡,把胳膊压在头下 , 都会增加颈椎负担 。枕头要窄一些 , 能搁在脖子下面,以一个拳头高度为佳 。睡时,头轻微有些后仰 , 能保证颈椎的轻微弧度 。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颈椎增生的诊断,颈椎增生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颈椎增生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

颈椎增生的诊断_颈椎增生的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