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导读:独家调查《2010年第四届网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6.5%的网民从来不上社交网站,没有接触过“偷菜”游戏,在经常使用社交网站的网友中 , 有10.7%经常半夜起来“偷菜”,31.5%的网友曾经半夜“偷菜”,从来不会在半夜“偷菜”的网友占41.3%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半夜偷菜的网友还是比较多的 。越迷恋越疯狂、越迷恋越寂寞,一种“虚拟社交依赖症”正在都市中日益泛滥 。……
你是否经常这样:下班后回到家,习惯性打开电脑,浏览下门户网站,进入社区逛逛 , 时不时的“灌下水” 。这些无意的行为,你也许觉得很平常 , 但有时候却与一种心理疾病有关,那就是“传说”中的“虚拟社交依赖症” 。
看到媒体的报道,相信许多网友都会暗自嘀咕:我是否也有“虚拟社交依赖症”?为此,编辑特意采访了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何日辉副主任 。
专家简介:何日辉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硕士,多维度成瘾快速治疗法(又称“何式戒瘾法”)创始人,国家心理咨询师 。国内外对止咳药水和曲马多等处方药成瘾进行深入研究治疗的第一人,擅长成瘾性心理疾病的治疗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8部 。
何为“虚拟社交依赖症”?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成瘾医学中心何日辉主任说:“虚拟社交依赖症是一个新的词汇,如果我们确定它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的话(因为目前还有很大争议,还没有得到国际权威学术团体的认可),它应该属于网络成瘾的一种特殊形式 , 指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交游戏而严重损害了社会功能,比如丧失工作、夫妻不断争吵甚至导致离婚等 。”
‘虚拟社交依赖症’按照字义来理解已经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换句话讲 , 如果要诊断为‘虚拟社交依赖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患者至少要表现出由于沉迷于网络社交游戏而导致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或神经衰弱等症状;
第二,表现出来的症状已经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或具有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第三,前面两点的表现和行为至少要有三个月 。
“虚拟社交依赖症”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常说“事出有因” , 一种现象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原因 。虽然有些媒体报道描写夸张,但并非没有根据 。“虚拟社交依赖症”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精神心理因素
“虚拟社交依赖症”的患者多数有心理问题,比如自卑、缺乏安全感、缺乏被尊重和被认可、自我接纳度低、缺乏成就感等,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心灵方面的伤害,就会选择呆在自己认为安全的环境里 , 不敢多迈出一步,局限于当前的生活状态和虚拟的网络世界 。
2、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很重要,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障碍 , 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子女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认可,就会从其他方面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
3、社会因素
我国现在处于一个转型期 ,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低,比如中国的父母会经常告诫小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无形中设置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理屏障 。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加大的同时 , 工作压力也在加大,但是却缺乏一个健康有效的压力宣泄渠道,下班后不由自主地“宅”在家里玩网络游戏 。
【“虚拟社交依赖症”离你有多远?】与此同时,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看到同事、朋友在玩 。自己也会一起玩 。另外,也有着追求时尚的因素在里面 , 新奇的产品出来后,往往会很快吸引一大批网民追捧 。
“虚拟社交依赖症”离你有多远?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骨性关节炎为何爱找“胖子”
- 乳腺炎更爱“骚扰”哺乳期女性
- “三法”助中老年护眼
- 有些眼病“偏好”女性
- 争分夺秒 脱“毒”出口
- 姬会是啥意思
- “小动作”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
- 皮肤生结节,小心“血管炎”作怪
- 糖友如何应对心血管“危机”
- 专家开挖大骨节病“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