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不过下元节

民国时期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合并,此后民间不再过下元节,只过正月十五上元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了 。
下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 。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 , 牵砻团子斋三官” 。民国以后 , 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
下元节的起源来历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 , 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 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 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这一天,道观做道?。?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
下元节的民俗活动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 。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 。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 。即设坛供斋蘸神 , 借以求福免灾 。
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 。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 。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祖先崇拜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
【为什么人不过下元节】祈愿神灵
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 , 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禳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福建省莆田一带 , 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 , 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 。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
莆仙民间
每逢农历十月十五,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 , 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 。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

为什么人不过下元节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