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文章插图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1、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1.1、切断过敏原,若休克发生于药物注射之中,应立即停止注射;如属其它变应原所致,应将病人撤离致敏环境或移去可疑变应原 。
1.2、立即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l,小儿每次0.02—0.025ml/kg 。
1.4、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最好两条),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后继以静滴 。
1.5、补充血容量,宜选用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等,一般先输入500—1000ml,以后酌情补液 。
1.6、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用氨茶碱0.25g稀释入25%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注,严重喉头水肿有时需行气管切开术;严重而又未能缓解的气管痉挛,有时需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
1.7、应用升压药常用间羟胺10—20mg,多巴胺20—40mg静注或肌注,或用较大剂量加入液体中静滴 。
1.8、加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50mg肌注或静滴 。
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2.1、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
2.2、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
2.3、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
2.4、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
2.5、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
3、过敏性休克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
3.1、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 。而且在治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闭塞、不通畅,结果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就供氧不足 。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3.2、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
3.3、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时候,则在用药之前需要询问一下患者的过敏史,而阳性病人则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
2、尽量减少不必射用药,尽量采用口服制剂 。
3、对过敏体质病人在注射用药后观察15~20分钟,在必须接受有诱发本症可能的药品如磺造影剂前,宜先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强的松20~30mg 。
4、先作皮内试验皮肤挑刺试验尽量不用出现阳性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则可试行“减敏试验”或“脱敏试验”,其原则是在抗组胺等药物的保护下,对患者从极小剂量逐渐增加被减敏药物的用量,直到患者产生耐受性为止,在减敏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的密切观察,并准备好水剂肾上腺素,氧气,气管插管和可以静脉注射的皮质类固醇等一切应急抢救措施 。
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饮食宜忌是什么
1、饮食适宜: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宜吃热量含量高的食物;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 。
如:生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能够改善神经组织的功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心血管的损伤 。卷心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清除进入肠道内的过敏原尽快的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过敏原成分对机体的持续性刺激 。
2、饮食禁忌:忌吃含有活性花粉的食物;忌吃含有活性蛋白质的食物;忌接触其他容易过敏的一切物质 。
如:松花粉,常用的补品之一,有增加机体过敏性发生的几率的作用,从而不适宜本病患者食用 。蜂蜜,含有丰富的果糖成分,且具有增加组织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内含有的活性蛋白质,可诱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