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子打结如何急救


宝宝肠子打结如何急救

文章插图

宝宝肠子打结如何急救
小儿肠套叠,俗称“肠子打结”,是指一段肠管及其相应肠系膜套入邻近肠管腔内而造成肠梗阻 。它是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 。常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最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男孩比女孩多2~3倍 。
1、宝宝如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解果酱样大便和腹部包块,要警惕有没有“肠打结”了 。发生肠套叠后,每当一阵肠蠕动波把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叠的鞘部就会发生强烈的收缩而产生剧痛,患儿就会突然出现哭闹不安,并形成阵发性发作 。呕吐开始是反射性的,呕吐物主要为乳汁、乳块等胃内容物,以后的呕吐可带有黄绿色胆汁,1~2日后呕吐物就可能是带有臭味的肠内容物,这时肠管的梗阻已经非常严重了 。当套入的肠管壁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肠黏膜会出现渗血,血液与肠黏液混合后即形成一种果酱色黏性液体自肛门排出 。70%~80%的患儿还可在其腹部触及形状象腊肠的肿块 。所以一旦宝宝出现上述的四种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宝宝的肠子是不是“打结”了,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
2、空气灌肠和腹腔镜微创治疗使肠子“打结”的宝宝免受开刀之苦 。宝宝一旦被怀疑为肠套叠,可首先行空气灌肠,通过空气灌肠,可以明确肠套叠的诊断,同时可将套叠肠管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小儿外科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空气灌肠复位的成功率高达90%以上 。但空气灌肠亦有发生肠穿孔的危险,而且有不少患儿由于肠管套叠时间太长(超过48小时)、存在肠管器质性病变(如小肠息肉、小肠憩室等)以及是少见的回回结型肠套叠等原因,使空气灌肠失败,或复位后反复发生再套叠 。对于这些病例,以往都需要开刀,即剖腹手术治疗 。自从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以来,只需在小儿腹壁上开两个小孔放入腹腔镜,即可在电视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宝宝腹腔内的情况 。在电视腹腔镜的监视下行空气灌肠,可显着提示其复位的成功率,并可将肠穿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如发现存在息肉和憩室等其他病变,可在腹腔镜下给予及时治疗,使患儿免受开刀之苦 。
肠“打结”的四大特征
肠套叠起病急骤,常发生于肥胖的健康乳儿 。患儿得肠套叠后,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多以阵发性哭闹为首发症状,哭时会发出异样的高调哭叫声,并伴有四肢窜动 。这是一种腹痛的表现 。经过10~20分钟吵闹后,患儿恢复安静并可入睡,但不久又重复哭闹不安,如此反复发作 。
2、一般患儿得此病后不久即可发生呕吐 。
3、便血为婴幼儿肠套叠的特有症状,大多家长会因见到血便而带小孩就诊 。一般在病后8~12小时患儿即可排出血便,最典型的是果酱样大便,也有少数为淡红色血水 。有些病例,尤其是发病6小时内就诊者,发病过程中可无血便,但医生做直肠指栓时可发现血便 。
【宝宝肠子打结如何急救】4、体检时可在右上腹扪及腊肠样或香蕉状肿块 。
以上描述的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是婴幼儿肠套叠的四个主要症状,尤其是果酱样大便和腹部腊肠样肿块最具特征性 。本病的诊断根据上述表现而确定 。对少数不典型者,X线拍片及B超检查对确诊甚为必要 。
宝宝生活保健的小常识
1、早餐吃一定量的蔬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对儿童健康发育十分有益 。
2、打鼾对孩子的容貌与健康有不利影响,会引起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齐等 。
3、多吃烧烤肉食容易影响视力,促成近视,儿童就以尽量不吃为好 。
4、深色蔬菜、菌菇和胡萝卜都是冬季适合孩子吃的蔬菜 。
5、父母应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午饭不宜吃得过饱,睡前勿让孩子剧烈运动 。
6、给孩子吃鸡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为好,勿给孩子吃生鸡蛋 。
7、冲突是孩子必要的体验,孩子可在冲突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
8、良好的护牙习惯应从小培养,如每天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等 。
9、不要给孩子吃大量白果更不要吃发芽的马铃薯,否则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
10、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平和相片和体贴别人的情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佳的瑰宝 。
11、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对日后成才大有帮助 。

宝宝肠子打结如何急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