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良性肿瘤的分类


胃良性肿瘤的分类

文章插图
导读:胃良性肿瘤约占胃肿瘤的3%~5%,可分为上皮性肿瘤(腺瘤、乳头状瘤)及间质性肿瘤(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两类 。前者约占胃良性肿瘤的3/4,后者约占1/4 。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腺瘤及平滑肌瘤 。……
(一)胃腺瘤(adenomaofstomach)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在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及恶性贫血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多发生于胃窦部,基底常有蒂,可单个或多个存在 。肉眼观察腺瘤呈息肉状,故又称腺瘤样息肉 。该病早期无症状 , 当有并发症时,可有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及出血 。幽门部带蒂腺瘤可经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而出现间歇性幽门梗阻 , 甚至可发生胃十二指肠套叠 。患者可有贫血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不仅对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数目作出诊断,还可通过活组织检查明确有无恶变 。
治疗视腺瘤性质而定 。单发的、带蒂的、直径<1cm者毋需手术治疗,可通过胃镜电切,也可行胃镜-微波治疗,使腺瘤气化或凝固脱落 。因故未能摘除者,可经胃镜定期随访 。多发的、无蒂的、直径>2cm和细胞学检查有恶变可疑者应予手术切除 。
【胃良性肿瘤的分类】(二)胃平滑肌瘤(leiomyma of stomach) 为常见的胃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年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 。多由胃肌层发生,有时来自粘膜肌层 。临床发现率为15% , 而50岁以上尸检发现率可达50%,这是因为直径<2cm之肌瘤无任何临床表现之故 。
肿瘤常为单发,偶见多发 。以胃体部为最常见,其次为胃窦,其余依次为胃底、幽门和贲门 。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质硬,无真正包膜,表面光滑,可呈分叶状,多数无蒂 。小的肿瘤局限于胃壁内 , 长大后可突入胃腔,或突出于浆膜下,或向内、外突起而呈哑铃状 , 有时突出浆膜面而一端游离于腹膜腔中 。肿瘤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0.5~1.0cm,但也有达2.0cm以上者;位于肌壁内者常<1.0cm , 可无任何症状,肿瘤>3cm者常产生症状 。约半数肿瘤表面伴有深浅不等的溃疡,可引起严重出血或长期粪便隐血阳性 。肿瘤组织由分化良好相互交织的平滑肌束构成,瘤细胞呈梭形,无或极少核分裂 。胞浆透明呈空泡状者为平滑肌母细胞瘤,是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有潜在恶性,常可发生变性、坏死、出血、囊性变及肉瘤变 。恶变率约为2% 。胃肠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 。内镜所见有两个特点:一是肿瘤呈基底宽的半球形隆起;另一是粘膜下肿瘤将粘膜顶起形成桥形皱襞 。CT可清楚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
单发的、瘤体直径<1cm的胃平滑肌瘤毋需手术治疗,可通过胃镜电切;多发的、无蒂的、直径>2cm的、有溃疡或细胞学检查有恶变可疑者,应予手术切除 。手术以肿瘤局部切除或胃部分切除为宜 。因故暂不能手术者,应定期作胃镜复查 。肿瘤切除后预后良好 。

胃良性肿瘤的分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