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该怎样认识

【中药处方该怎样认识】

中药处方该怎样认识

文章插图
许多人对中医中药有一种神秘感,就中药处方来说,“老中医”的字就够您头痛的,不要说处方本身的奥妙了 。
常见有些药名前后有生、炒、炙、炬、炭等 。生是指此药未经任何处理 。炒是指经过清炒或加其他辅料炒 , 通常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炒黄、炒焦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降低毒性;炒炭是增强药物的止血、止泻作用 。加辅料炒时常用米、麸、土、蛤粉、滑石粉、河沙等 。米、款炒可健脾胃;土炒可以和胃、止呕止血、止泻;蛤粉炒可以除去异味、增强疗效;滑石粉、河沙炒可以使其有效成分煎出 , 同时降低药物的毒性 。炙是指药物加液体辅料拌炒,起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矫臭矫味 , 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常用液体辅料有酒、醋、盐、蜂蜜等;酒炙可以使药性上升 , 还可增强其活血通络,一般用黄酒 。醋炙可以降低毒性、增强止痛作用,益于有效成分煎出 。盐炙可以引药入肾,增强疗效 。蜜炙可以加强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的作用,也可以降低其毒性 。姜汁炙可以增强和胃止呕的作用,也可以降低药物毒性 。煅是将药物直接置于炉火上,或放在适当的容器内进行煅烧 , 可以增强药物的收敛作用,减少副作用 , 也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 。
有些药右上方写着先煎、后下、布包煎、另煎、泡服、冲服等 。先煎是将该药煮沸1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中药共煮;常用于矿物类、动物的甲壳、骨路、贝壳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材,同时可降低药物的毒性 , 如附子、大黄等 。后下是在其他药物煎好前5分钟左右,将该药加入其煮 , 主要是防止含有挥发油的药物,煮时间长易造成有效成分损失而影响疗效,还可以加强一些药物的作用,如大黄后下可增强其泻下作用 。布包煎可以防止某些药物煎煮后使药液变混浊,也可防止某些药的毛或细刺混入药液 。另煎适于贵重药物,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损失 。烊化(溶化)指胶类药如和其他药共煎容易粘锅或与其他药粘在一起,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通常是将胶类药趁热加入刚煎好的药液里溶解后服用 。泡服指含挥发油、有效成分易于浸出、用量少的药物,可以直接用开水浸泡后服 。冲服是指粉末或汁的药物可直接用开水冲服 。

中药处方该怎样认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