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骨关节疼痛 自查与诊疗并重


远离骨关节疼痛 自查与诊疗并重

文章插图
导读: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中 , 发病率为80%,致残率高达53%,是成年人致残的第一大慢性疾病 , 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骨关节炎,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12日定为“世界关节炎日”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致残率高达53% , 是成年人致残的第一大慢性疾病 , 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骨关节炎,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12日定为“世界关节炎日” 。
【远离骨关节疼痛 自查与诊疗并重】十月秋风渐凉 , 天气转寒,正是骨关节炎的发病高峰 。骨关节炎实际上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主要是关节的保护层(关节软骨)的退化、磨损,所以又有“痛在关节,病在软骨”的说法 。人体所有关节部位都有关节软骨,骨关节炎在这些部位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一般所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即骨刺)、髌骨软化、腰腿疼痛、手足膝关节疼痛及变形等,都属于骨关节炎的范畴 。该病可影响整个关节,导致肌肉疼痛和行动不便 。奥运冠军“飞人”贝利在2001 年埃德蒙顿世界田径锦标赛结束后,因为两膝骨刺导致运动障碍,不得已结束运动生涯,让人惋惜!
自查,留心早期症状
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另外 , 遗传、肥胖、受伤、糖尿病、气候变化等也是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 。该病发病初期症状往往较轻微,很多人以为这些都是暂时的不适 , 休息一下就好了 。其实不然 。一旦出现骨关节炎的轻微前兆,如果不及时治疗 , 逐渐加重就会损坏关节软骨,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出现关节畸形,行动困难甚至残疾 ,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治疗骨关节炎的最佳时机是症状出现的早期 , 如果您已经步入中老年人行列 , 并具备相关高危因素,自查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关节疼痛 最初为轻度、中度疼痛,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出现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 。疼痛多在活动时发生,尤其在上下楼梯、手持重物以及长途步行时关节疼痛明显 , 有时会出现“打软腿”现象 。另外,阴天下雨时关节疼痛尤其明显,这点很容易被当成“风湿”,其实大多数都是骨关节炎 。重病患者休息时关节也会痛,并且常常夜间痛醒,难以入睡 。
关节活动受限、运动障碍 早晨起床或久坐站起时,患病的关节僵硬发紧 , 需要揉一会关节,慢慢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才缓解或消失,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晨僵” 。晨僵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不超过30分钟 。另外 , 久坐后不能马上站起来,要一只手扶着膝盖,另一只手使劲撑着身边的物体才能慢慢站起来 。
关节肿胀、畸形 , 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等 也是骨关节炎的症状 , 表现为关节滑膜增厚、肥大,关节囊壁增厚、纤维增生 。最典型的是“o”型腿和“x”型腿 , 还有鸭步式左右摇摆 。又如坐在椅子上摆动双腿时,听到关节里“咔嚓咔嚓”的摩擦声 。
诊疗,正确使用药物
当骨关节反复出现以上骨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查 , 及时治疗 。早期的骨关节病经过综合治疗和功能锻炼,能够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延缓病程及矫正畸形,维持日常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止痛药,必须结合使用针对骨关节炎的特异性对因治疗药物(比如国内第一个关节软骨保护性药物—— 葡立胶囊) 。这类药物针对骨关节炎病因治疗 , 可以直接作用于关节软骨,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正常的蛋白多糖,使软骨细胞恢复正常,同时关节软骨得到补充、修复和强化,达到从病根上治疗及预防骨关节炎的目的 。

远离骨关节疼痛 自查与诊疗并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