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烫伤后怎么处理


艾灸烫伤后怎么处理

文章插图

艾灸烫伤后怎么处理
1、艾灸烫伤后怎么处理
1.1、I度烫伤
使用过任何艾灸治疗方法,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造成伤害发生水肿或水泡均为I度烫伤,I度烫伤不损害基底层 。I度烫伤后,95%会发生水泡,一般直径为1厘米左右,不需要任何处理,待其吸收即可,直径2-3厘米的水疱多数会破裂,待水流尽,可涂消炎药水以防感染,忌剪去泡皮,待结痂自愈 。
1.2、II度烫伤
灸治温度对皮肤基底层造成破坏,但未损伤真皮组织而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等,称之为II度烫伤 。创面如有水泡,在第五天可以剪开泡皮放水,并剪去泡皮,暴露被破坏的基底层,为了延长创面愈合时间,不用外伤收敛药物及干燥疗法,为了防止感染,可用含有薄荷的杀菌软膏贴敷,每4日换药1次,待其自愈 。
1.3、III度烫伤
连续灸后,所灸的部位大部分或全部真皮组织破坏,皮肤发生干枯变白,而后水肿溃烂,形成无菌线化脓者,称为II度烫伤 。创面不加任何处理,直接贴敷含有薄荷的杀菌软膏即可,每4日换药1次,创面的无菌脓液不用清理,直至结痂自愈 。
2、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2.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
2.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
2.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
2.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
3、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3.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 。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
3.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 。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 。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
3.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
3.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 。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
3.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 。
对艾灸认识的误区
1、艾灸的时候感觉温度越烫越好
艾灸通过微热的温度将艾的药力渗透肌肤筋骨,到达病灶,进行调理,所以如果温度过高的话,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不仅仅会烫伤皮肤,艾灸的疗效也不会好 。
2、艾灸取穴越多越好
艾灸的取穴贵精不贵多,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效果才会更好 。
3、灸得越久越好
若不把握好施灸的限度,不但不会取得良效,反而易造成“恶火”等不良反应 。而且灸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 。一般艾灸时间一个穴10~15分钟为好 。
4、赶早不赶晚
艾灸最好选择在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因为艾灸是温热的,中午也是人体一天中阳气最足的时候,这个时候做艾灸,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般上午10:00-16:00是最适合做艾灸的时段 。晚上,雨天和阴天则不要艾灸 。
女性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1、拔毒泄热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 。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
2、温经散寒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 。
3、促进局部循环和代谢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 。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 。
4、行气通络
【艾灸烫伤后怎么处理】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
5、美容养颜
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
6、防病保健
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 。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

艾灸烫伤后怎么处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