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山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山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山荆子的简介
山荆子(学名:Malus baccata (L.) Borkh.):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5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 。灰褐色,光滑,不易开裂 。新梢黄褐色,无毛 。嫩梢绿色微带红褐 。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细锐 。伞形总状花序 。花白色,花柱5或4,基部有长柔毛 。4-6朵花集生在短枝顶端 。6月开花,果近球形,直径0.8-1厘米,红色或黄色,脱萼,萼洼有圆形绣斑,果柄长为果实的3-4倍 。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出种率4.4% 。种子小,千粒重6.7克,每千克14-15万粒 。
树姿优雅娴美,花繁叶茂,白花、绿叶、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许多用途 。幼苗可供苹果、花红和海棠果的嫁接砧木;是很好的密源植物;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用于印刻雕板、细木工、工具把等;嫩叶可代茶,还可作家畜饲料;也可作培育耐寒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 。
产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 。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
山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Shān Jīnɡ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荆子的果实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baccata(L.)Borkh.[Pyrus baccat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采摘,切片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500m的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 。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为规则扁球形,直径约1cm,顶端有萼洼,稍凹隐,基部偶有果槽要柄长2-3cm 。表面红棕色,部开后分5室,偶有扁三角形种子,内果皮稍革质,质较重 。味酸,微涩 。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呈橙红色 。1.果皮表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不均匀增厚,横断面观表皮细胞呈扁方形 。外被角质层,厚约18μm 。中果皮薄壁细胞易见 。2.石细胞成群,黄绿色,呈类方形、类长方形、圆三角形,长20-187μ,直径20-88μm,壁厚5-26μm,阴谋诡计孔稀疏,孔沟明显,有的含黄棕色物质 。3纤维呈淡黄绿色或无色,常与石细胞相伴,直径23-31μm,长208-403μm,壁厚约11μ,胞腔狭细 。4.草酸方晶较多,切片或单个散在,呈双锥形、类方形,直径10-24μm,长至39μm 。5.草酸钙簇晶单个散在,直径13-31m 。
【功能主治】止泻痢 。主痢疾;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或酿酒 。
【摘录】《中华本草》
山荆子的市场信息
1、山荆子的价格
没有明确价格,随市场变动
2、山荆子的选购方法
果近球形,直径0.8-1厘米,红色或黄色,脱萼,萼洼有圆形绣斑,果柄长为果实的3-4倍 。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出种率4.4% 。种子小,千粒重6.7克,每千克14-15万粒 。
3、山荆子的保存方法
秋季果熟时采摘,切片晾干

山荆子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