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冬至的习俗


山东冬至的习俗

文章插图

山东冬至的习俗
1、山东冬至的习俗
冬至节,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要吃水饺或者馄饨,有的还要喝酒 。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因为“饺儿”谐音“胶耳” 。山东一些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 。
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而后添土 。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 。
崂山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 。
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 。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 。曲阜的妇女节前就做好布鞋,于冬至日赠送舅姑 。邹城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 。
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 。
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兖州市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长寿 。
2、冬至由来是什么
现在人们之所以在冬至过节,主要是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 。在当时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转换,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福气 。所以每当到了这一天的时候,所有的人们都会举行祝贺仪式 。在当时,冬至,就像我们现在的节假日一样,天朝上下全部都要放假,所有的官员都要休息包括军队 。亲朋好友之间也会相互赠送美食,快乐和谐地度过冬至 。
冬至又被人们称为冬节、贺冬等等,是属于华夏24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应 。冬至大约在每年12月22号左右,在24节气当中他是最早制定出来的一个 。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位于全年的最南端,几乎与南回归线重合,因此到了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为全年中最短的时候,而且越往北时间越短 。

3、有关冬至的传说
3.1、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3.2、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冬至节气的传统食物
1、汤圆:汤圆的皮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养肺,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 。中医历来将汤圆视为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
2、羊肉:冬季是吃羊肉最好的时候,如果在冬至这天,能吃点羊肉,滋补速度比平时多几倍 。羊肉温补脾胃,肝肾,补血温经,保护胃黏膜,补肝明目 。
3、八宝粥: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
【山东冬至的习俗】4、坚果:中医认为坚果多性味偏温热,其他季节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则是“雪中送炭”了 。此外,坚果多数能补肾,与冬季的对应脏器“肾”正好呼应 。适量食用坚果,称得上是冬至养生的窍门 。
冬至节气的养生方法
1、每天泡脚御寒:寒从足底生,冬季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保暖的功效 。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 。泡脚水不宜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 。另外,在泡脚的时候可以按摩,有助于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会让保健效果翻倍 。若是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助双脚御寒 。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患有动脉炎、静脉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有溃疡以及炎症的人不宜泡脚,否则会导致病情恶化,亦或是导致伤口感染 。
2、适当补充肉类:狗肉、羊肉、牛肉、鹿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御寒效果较好 。吃这些肉可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如羊肉炖萝卜、天麻乌鸡汤、红烧牛肉等 。

山东冬至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