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文章插图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1、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1.1、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肚脐旁开4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对于治疗便泌、泄泻、腹痛等效果非常好 。
1.2、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刺激这个穴位对于治疗瘀血脉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的面部疾病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 。
1.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能够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症状 。
1.4、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的位置,能够治疗各种炎症,比如肥胖等 。
1.5、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对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男性阳痿以及遗精等效果非常好 。
1.6、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能够增强人体消化以及吸收食物的能力,而且还能治疗胃痛、胃酸以及呕吐 。
2、三伏天艾灸有哪些好处
2.1、解暑祛湿,祛寒降火
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 。”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
2.2、充盈元气阳气
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吃冷饮之类 。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打击力强,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
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
2.3、修心养性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 。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
3、三伏天艾灸能治哪些病
3.1、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
3.2、小儿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喉炎以及反复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 。
3.3、皮肤病,如银屑病、冬季夏季加重性湿疹、冻疮、角化性手足癣病、寒冷性荨麻疹,以及许多损美性皮肤疾病如痤疮、黄褐斑、颜面再发性皮炎、化妆品激素性皮炎等 。
3.4、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复发性尿路感染、肾虚畏寒等 。
3.5、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 。
3.6、妇科,月经过少、慢性盆腔炎、闭经、不孕、痛经、产后身痛、带下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1、艾灸前
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 。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
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2、艾灸中
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
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 。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
3、艾灸后
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 。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
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 。道理同上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 。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
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 。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
三伏天艾灸有哪些禁忌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