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湿气艾灸哪里


排湿气艾灸哪里

文章插图

排湿气艾灸哪里
1、排湿气艾灸哪里: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
2、排湿气艾灸哪里: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
3、排湿气艾灸哪里: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
【排湿气艾灸哪里】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
4、排湿气艾灸哪里: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
5、排湿气艾灸哪里: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
6、排湿气艾灸哪里: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
湿气重的表现
1、体内湿气重头部的表现 。如果体内湿气重,最开始的症状就是头晕、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就像身上背负很多重物 。此外,体内湿气重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现症状 。
2、体内湿气重关节的表现 。当体内湿气重伤及到关节时,会导致部分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索等表现,会感觉浑身关节移动困难,一动就非常酸痛 。
3、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 。
排湿气的食物有哪些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其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8克,钙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 。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 。
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 。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再者,可以把薏米洗净晾干用锅炒,铁锅干炒,就像炒芝麻那样炒好就ok了 。单独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机的打磨成粉可以像冲芝麻糊一样冲着喝,比煮粥效果更胜一筹 。
3、红豆
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 。中医角度来说,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用红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 。红豆还可以做豆沙,做稀饭,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买到赤豆,那种豆子属于药类,吃多会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红豆混淆 。

排湿气艾灸哪里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