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肾病分几级


糖尿病的肾病分几级

文章插图

糖尿病的肾病分几级
1、糖尿病的肾病分几级
1.1、糖尿病肾病Ⅰ期:这是患病的初期,身体的指标还没有明显的发生异常,只是肾脏的体积可能会增大,肾小球的过滤率提高,但是在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出率是和正常人一样的,所以在这一时期,很多患者并不能察觉到自己患病 。
1.2、Ⅱ期:这一时期,肾小球的基底膜会加厚,肾脏的体积还是会增大,但是也是没有其他的比较明显的症状发生,患者的血压还是会正常 。
1.3、Ⅲ期:在这个阶段,肾小球的过滤率会降低,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加的更加明显,患者的血压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
1.4、Ⅳ期:症状开始逐渐出现,患者会有蛋白尿的症状发生,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低肾素的表现,肾小球的过滤率进一步降低,肾小球的病变会呈现加重的趋势 。
【糖尿病的肾病分几级】1.5、Ⅴ期:这一阶段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会演变为尿毒症,出现水肿、高血压、昏迷的症状,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
2、糖尿病肾病的原因
2.1、高血糖:长期与过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 。
2.2、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原因,合并高血压者为数不少,这些病人中几乎都可见到尿微量蛋白,表明肾损害普遍 。
2.3、高蛋白饮食加剧糖尿病肾病的恶化:糖尿病病人由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以高蛋白纤维食物供给为主,顾此失彼,致使蛋白分解产物及磷的负荷过度和积聚,进而加剧了DN的病理损害 。
3、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感染: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
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 。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等 。
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 。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
糖尿病肾病的食谱推荐
1、陈皮鸭汤
配料:瘦鸭半只,冬瓜1200克,芡实50克,陈皮10克 。
制作:冬瓜连皮切大块 。鸭用凉水涮过 。把适量水煮滚,放入冬瓜、鸭、陈皮、芡实,煲滚,以慢火煲3小时,下盐调味 。
功效:此汤有益肾固精、利湿消肿、降糖、开胃之功 。适用于糖尿症性肾病 。
2、黑豆炖猪肉
配料:黑豆50克,瘦肉100克 。
制作:先将猪肉置于水中,上火煮沸,去汤,再加水下黑豆共炖,待肉、豆烂后加适量调味品,食肉饮汤 。
功效:本方有补肾、利尿、健脾的功效 。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
1、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这类患者可以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对于水肿比较明显、血压较高的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多卧床休息 。
2、日常监测不能忽视
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 。多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 。如果有明显异常的时候需要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 。
3、多注意日常病症变化
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
4、饮食需要控制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在平时膳食时要保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血糖,通过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减少自体蛋白质的分解 。

糖尿病的肾病分几级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