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病因


急性肾衰竭病因

文章插图

急性肾衰竭病因
1、急性肾衰竭病因
l.1、急性血容量不足
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和血容量不足,有时两者共存,肾严重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变性及坏死,是常见急性肾衰竭的原因 。
皮肤大量失液:见于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血容量 。
第三间隙失液: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大量液体进人第三间隙引起严重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衰竭 。
过度利尿:利尿可引起失水、失盐 。
1.2、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更易合并急性肾衰竭 。
心包填塞:此时体循环淤血,严重影响心排血量 。
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
大面积肺梗死 。
严重心律失常 。
1.3、末梢血管扩张或感染中毒
此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见于血压降低过快过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
1.4、肾血管阻力增加
见于大手术后及麻醉时;肝肾综合征;前列腺素抑制剂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如阿司匹林、吲跺美辛及布洛芬等 。
2、急性肾衰竭如何诊断
2.1、血液检查
有轻、中度贫血 。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上升,如合并高分解代谢及横纹肌溶解引起者上升速度较快,可出现高钾血症(大于5.5mmol/l) 。
血pH值常低于7.35,HCO3-水平多呈轻中度降低 。血钠浓度正常或偏低,可有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
2.2、尿液检查
尿量变化:少尿或无尿常提示ATN 。
尿常规检查:外观多浑浊、尿色深 。尿蛋白多为-~+,常以中、小分子蛋白为主 。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并可见少许红白细胞等,尿比重常在1.015以下 。
2.3、影像学检查
以B型超声检查最为常用,急性肾衰竭时肾体积常增大、肾皮质可增厚,而慢性肾衰竭时肾体积常缩小、肾皮质变薄 。
2.4、肾活检
对于临床表现符合ATN,但少尿期超过2周或病因不明,且肾功能3-6周仍不能恢复者,临床考虑存在其他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严重肾实质疾病,均应尽早进行肾活检,以便早期明确病因诊断 。
3、急性肾衰竭如何治疗
【急性肾衰竭病因】3.1、病因治疗
对于身患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患者来说,在治疗肾衰方面一定要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进行病因治疗对于疾病康复会有很大效果 。
3.2、饮食治疗
对于肾衰患者来说,平时的饮食对于治疗疾病很关键 。肾衰患者需要应用低蛋白、低磷饮食,单用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EAA/KA,可能具有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多数研究结果支持饮食治疗对延缓CRF 进展有效,但其效果在不同病因、不同阶段的CRF病人中有所差别 。

3.3、其它方式治疗
积极纠正贫血、减少尿毒症毒素蓄积、应用他汀类降脂药、戒烟等,很可能对治疗肾衰有一定作用,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
急性肾衰竭有什么症状
1、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长者可达4~6周,持续时间越长,肾损害越重 。持续少尿大于15天,或无尿大于10天者,预后不良 。患儿可表现为全身水肿、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有时因水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 。
2、消化系统
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黄疸,而消化道出血可加重氮质血症 。
3、心血管系统
主要因水钠潴留所致,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
4、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嗜睡、神志混乱、焦虑不安、抽搐、昏迷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或皮肤干燥,还可表现为意识、行为、记忆、感觉、情感等多种功能障碍 。
急性肾衰竭要注意什么
患者要留意卧床休息,不可劳累 。长期卧床可能会加重水肿,因此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床上或床旁运动,活动四肢,减轻水肿症状 。
饮食调节 。患者要以平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还要酌情限制水分,钠盐,钾盐,早期还应限制蛋白质摄入 。
维护水平衡 。少尿期患者应严格计算24小时出入水量,24小时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 。
在进行血液透析时,身体内会丢失部分蛋白质,因此很多患者会刻意多补充蛋白质 。但是过多的摄入蛋白质会加重患者的氮质血症、高脂血症的发生,严重者还会危害生命,所以对于蛋白质的食用要适量 。
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很多患者会出现少尿症状,其体内的血钾、血钠水平也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如果再过量食用含钾、含钠食物,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含钾、含钠食物的食用要注意 。

急性肾衰竭病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