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下肢发冷 警惕糖尿病足


冬季下肢发冷 警惕糖尿病足

文章插图
导读:夜间脚冷、脚痛等症状,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 。……
采访专家:解放军454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爱萍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的时间 。特别是不少老年人都有腿冷和腿痛的情况,如果患有糖尿病则要注意是否有糖尿病足,因为腿脚疼痛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
冬季下肢发冷 , 要警惕糖尿病足
60岁的刘师傅患有糖尿病已经有十年了 。这个冬天 , 因为脚后跟皲裂 , 出现了一个很小的裂口 。刘师傅起初并没有在意,没想到一个礼拜之后 , 裂口处已经破溃流脓,疼痛难忍 。到医院后,医生建议他住院进行抗感染和清创治疗 。但住院一个月间,这个小破口反复感染,破溃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此时医生才想起来,如此严重的感染可能和糖尿病有关,进行调整血糖等治疗 。但未能进一步控制感染 。两个多月后,他的破溃处从脚后跟一直到脚心 , 烂掉的半只脚都能看见骨头 。患者来南京后多方打听,最后才来到解放军454医院内分泌科,科室专家通过综合治疗 , 积极为刘师傅“保脚” 。
“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 , 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和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此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最后有的需要截肢 。”解放军454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爱萍告诉采访人员,糖尿病足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发病,冬天天冷,血管收缩 , 也会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 。
一些中老年人出现了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沉、腿酸、腿痛、休息后有所缓解的症状,即“间歇性跛行”;还有人在夜间出现脚冷、脚痛等症状 。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此时患者就要考虑到 , 自己是否患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了 。
糖尿病人泡脚,水温不能超过37℃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一,积极治疗糖尿?。?严格控制血糖,是避免、阻止或延缓血管神经病变的前提 。
二,戒烟,因为吸烟可造成血管痉挛而加重缺血 。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
三 , 注意足部卫生 。每天要查看足部和趾间有无水泡,抓伤或皮肤破溃 。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因为小小的裂伤都会引起感染,经久不愈;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是严重坏疽的开端 。糖尿病人由于脚部感觉迟钝或丧失,所以有时受损伤了可能还不知道,因此有必要每天检查一次双脚 。
四,大多数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形成 , 与患者站立或行走过程中,溃疡部位反复承受的较高压力直接相关 。所以 , 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足部血供不足、神经损伤或脚部畸形,都需要倍加注意 。选择一双舒适合脚的鞋来保护你的双脚 。穿新鞋,尤其是新皮鞋,开始时应短时间试穿,使脚慢慢适应新鞋,并应随时仔细检查脚上皮肤有无红肿、擦伤,即使有轻微的损伤 。
五,要选择合脚的棉线袜或毛袜,要勤洗袜子 。不要穿有松紧口的袜子,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 。
六,不要用热水泡脚 。正常人脚一接触烫水,就会马上缩回来,这是一个保护机制 。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温度觉很差,往往会被烫伤,起水疱 。水疱一旦破溃感染 , 就是严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 。“冬天热水泡脚 , 水温不能超过37℃ 。”王爱萍主任强调说 。泡足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间要避免擦破 。擦干后涂上润滑油,以保护皮肤的柔软性 。
七,勤修趾甲,趾甲不要剪得太短 。要妥善治疗胼胝、鸡眼和足癣,脚上表皮要擦破时,不要用指甲去撕 。
八,天气寒冷时可多穿双袜子或晚上使用护脚套,不能使用电热毯及热水袋 。
九,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血管病变,及时给予治疗,防止发展成糖尿病足 。
【链接:糖尿病足通常分为五级】
0级:溃疡的高危人群,如足底老茧、“脚气”、脚畸形、裂口等
1级:已有溃疡 , 但是还没有感染,比如外伤、烫伤等
2级:有溃疡,且已经有感染
3级:有溃疡 , 有感染,且骨质也已有破坏
4级:足趾有黑色坏死了
5级:全部足坏疽了
【冬季下肢发冷 警惕糖尿病足】 所以,糖尿病人预防足溃疡应该从0级开始,有0级的表现应该抓紧看医生

冬季下肢发冷 警惕糖尿病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