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的中药


预防糖尿病的中药

文章插图

预防糖尿病的中药
1、预防糖尿病的中药
1.1、仙鹤草
性味苦、涩、微温 。效用:收敛、止血、降血糖、止咳等 。取仙鹤草50克,沸水冲于杯中,加盖半小时,趁热服用,此方对糖尿病合并腹泻效果较好 。
1.2、地骨皮
性味甘、淡、寒 。效用:清热、凉血、泻肝火 。取地骨皮10克,开水置于杯中,稍候服用 。此方对于糖尿病人的多汗效果较好 。
1.3、枸杞子
【预防糖尿病的中药】性味甘、平 。效用:滋补肝肾 。取枸杞子15克,开水冲于杯中,稍候服用 。此方对于糖尿病病人的四肢无力、阳痿效用较好 。
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胰岛素绝对不足大多见于Ⅰ型(IDDM),相对不足大多见于Ⅱ型(NIDDM)病者 。绝对不足的证据有以下几点: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很低,一般<4U/ml(正常值为5~20U/ml),甚至测不出;血及24小时尿中C肽均很低,常不能测出;用葡萄糖或胰升糖素刺激后血浆胰岛素及C肽仍低,呈扁平曲线;对磺酰脲类治疗无效;病理切片上示胰岛炎,早期有淋巴细胞等浸润;后期β细胞呈透明变性、纤维化,β细胞数仅及原来10% 。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现于空腹血浆胰岛素及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的浓度均低于相应体重的非糖尿病者 。但肥胖的Ⅱ型糖尿病者血浆胰岛素浓度基值或刺激后高峰均比正常对照为高,仅比相应体重而非糖尿病者低且高峰延迟出现 。
3、糖尿病的症状
3.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
3.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
中药对糖尿病的疗效
方剂1、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
方剂2、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
制用法:水煎服 。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
方剂3、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 。猪胰脏1具 。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 。
适应症:糖尿病 。
方剂4、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 。任意食用 。
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
方剂5、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
制用法:水煎 。每日2次,每次半杯 。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
如何预防糖尿病
1、一级预防
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 。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
2、二级预防
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 。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

预防糖尿病的中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