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文章插图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1、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主要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可以对糖代谢,对脂肪代谢,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

2、胰岛素的药效分类
2.1、 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
2.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
2.3、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
2.4、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
3、胰岛素的存放方法
胰岛素因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 。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在保质期前使用 。开启的胰岛素放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月,注明开启时间 。切记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冻层,结冰的胰岛素不能使用,只能放在冷藏室内 。注射前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在室温放置20分钟后注射 。安装了胰岛素笔芯的注射笔,请不要在冰箱内保存,放在阴凉处即可 。乘飞机旅行时应将胰岛素随身携带,不要放在寄托的行李 。
胰岛素的使用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1、低血糖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未按时就餐;进食量减少;活动量增加等情况 。低血糖早期表现为饥饿感、头晕、乏力、出汗、心慌等,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
2、部分糖友在注射胰岛素4~6日可能出现水肿,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 。
3、一般胰岛素制剂多为生物制品,且过去的胰岛素纯度较低,因而具有弱抗原性和致敏性,所以个别病人应用后出现过敏反应 。
4、注射胰岛素后,血糖会迅速下降,使晶体和玻璃体的渗透压下降,水分溢出,屈光率下降而致远视,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模糊
5、出现体重增加是与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及血糖得到控制有关 。
6、由于注射部位消毒不严,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发生脓肿感染 。
胰岛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来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觉,应给每一病人随身记有病情及用胰岛素情况的卡片,以便不失时机及时抢救处理 。
2、注射部位可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 。故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
3、少数可发生荨麻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 。
4、极少数病人可产生胰岛素耐受性,此时可更换用不同动物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 。
5、低血糖、肝硬变、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病人忌用 。
6、注射液中多含有防腐剂,一般不宜用于静注 。静注宜用针剂安瓿胰岛素制剂 。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