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酸中毒的全面知识介绍


酮症酸中毒的全面知识介绍

文章插图
导读:酮酸中毒创面彻底止血后,尽可能立即植皮 。削痂主要用于深Ⅱ°烧伤 , 削去坏死组织,使成新鲜或基本新鲜的创面,然后植皮 。……
酮酸中毒创面彻底止血后,尽可能立即植皮 。削痂主要用于深Ⅱ°烧伤,削去坏死组织,使成新鲜或基本新鲜的创面,然后植皮 。在手、关节等部位的深Ⅱ°烧伤,为了早日恢复功能,也可用切痂法 。此类手术出血较多,在肢体上可用止血带以减少出血,术前应准备足够的输血 。切痂和削痂均要辨明坏死组织层次 , 否则影响植皮成功等脱痂 先保持痂皮表面干燥,尽可能预防痂下感染 。等痂下组织自溶、痂壳与基底分离时(约2周以后),剪去痂壳 。创面为肉芽组织,并常有程度不等的感染 。用药液湿敷、浸洗等方法,控制感染和使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创面肉芽无脓性物、色泽新鲜、无水肿、触之渗出鲜血,即可植皮 。此法是逐步去痂,称为蚕蚀脱痂法 。为了减轻感染和加速痂皮分离,可在创面施用药物如抗生素、蛋白酶或中药制剂等.
但尚未取得成熟的经验 。脱痂法较切痂、削痂法简便 , 但难免感染和延长治疗时间,故不宜作为首选的去痂方法目的是使创面早日愈合,从而可减少烧伤的并发症,利于功能恢复 。所用的自体皮为中厚或薄层,制成大张网状,小片邮票状或粒状;导体皮取自新钱尸体(非传染、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致死者),新鲜使用或深低温保存待用;异种皮多取自小猪 。自体皮移植成活后,其周缘上皮可生长 。异体皮和异种皮在创面上移植成活后终将溶解 , 故适用于自体皮片不足时,用自体、异体皮相间移植法(图1),在异体皮溶解过程中,自体皮生长伸展覆盖创面 。
历来,自体皮常取自大腿和腹部;现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时选用头皮,头皮真皮层较厚且血循环良好,可供重复取薄皮而不致影响本身功能大面积烧伤创面植皮所需的皮源常不足 。故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人工皮研制 。原材料为硅胶、胶原等,如我国的人工皮41型、T41型、南京Ⅱ号等,对切痂后创面起保护作用 。另一新技术是取自体皮作培养 , 增容后用以代替先期移植的异体创面脓性分泌物,选用湿敷、半暴露法(薄层药液纱布覆盖)或浸浴法等去除,勿使形成脓痂 。
【酮症酸中毒的全面知识介绍】酮酸中毒要使感染创面生长新鲜的肉芽组织(有一定的防卫作用),以利植皮或自行愈合创面用药:①一般的化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 , 可用呋喃西林、新洁尔灭、洗必泰、优锁儿等 , 或黄连、虎杖、四季青、大黄等,制成药液纱布湿敷或浸洗 。②绿脓杆菌感染时,创面有绿色脓液、肉芽组织和创缘上皮受侵蚀、坏死组织增多等改变,应作细菌学检查 。可用乙酸、苯氧乙醇、磺胺灭脓、磺胺嘧啶银等湿敷或霜剂涂布 。③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状菌、毛霉菌等)发生于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重症病人,创面较灰暗、有霉斑或颗粒、肉芽水肿苍白、敷料民也可有霉斑.
作真菌检查可确定 。创面选用大蒜液、碘甘油、制霉菌素、三苯甲咪唑(clotrimazol)等;同时须停用广谱抗生素和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要方法是根据Ⅱ°、Ⅲ°烧伤面积,补液以维持有效血循环量早期补液的量和种类 国内、外研究者对烧伤补液疗法设计了各种方案(公式) 。按此方案,一体重60kg烧伤Ⅱ°面积30%的病人 , 每一24小时内补液量应为[60×30×1.5(额外丢失)]+2000(基础需水量)=4700(ml),其中晶体液1800ml、胶体液900ml和葡萄糖液2000ml 。第二个24小时应补晶体液900ml、胶体液450ml和葡萄糖液2000ml(共3350ml) 。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 , 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 。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但血浆不易得,酮酸中毒可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相宜,但浓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渗出迅速使血容量减少,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应前8小时内补入体内 , 以后16小时内补入其余1/2量 。就扩充血容量而论,静脉补液比较口服补液确实有效 。尤其对面积较大或(和)血压降低者,需快速静脉输液 。要建议有效的周围或中心静脉通路(穿刺、置管或切开) 。
对原有心、肺疾病者,又须防避过快输液所引起的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输液种类开始选晶体液,利于改善微循环;酮酸中毒输入一定量(并非全部估计量)晶体液后,继以一定量的胶体液和5%葡萄糖;然后重复这种顺序 。5%葡萄糖不应过多或将估计量全部连续输注,否则会明显加重水肿 。Ⅲ°烧伤面积超过10%或休克较深者,应加输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

酮症酸中毒的全面知识介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