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用药护理

【糖尿病的用药护理】

糖尿病的用药护理

文章插图

糖尿病的用药护理
1、糖尿病的用药护理
1.1、如果能靠控制饮食和运动将血糖降至正常,就不要盲目用药 。
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刚诊断为糖尿病,血糖并不很高,就打上了胰岛素,结果体重猛增 。事实上病人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不用药,血糖也能降下来 。靠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是最好的 。
1.2、越传统的药物越安全 。
如今控糖的药物五花八门,但是针对每一个患者,并非都适用 。任何药物、任何治疗都不 是完美的,都各有利弊 。事实上,用的时间越长,越传统的药物越安全 。因为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大浪淘沙,药物的正副作用都已经被掌握,比如二甲双胍、磺 脲类等 。而且,传统的药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宜 。糖友不要盲目追求新药、贵药,能降糖的药就是好药 。
1.3、选择中医药治疗要注意副作用 。
实践证明,西药降糖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使用起来简便、副作用清楚 。糖友可以选择去正规医院看中医,但不要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
2、糖尿病的用药原则
2.1、按糖尿病类型选择药物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
2.2、按高血糖类型选择药物
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血糖、餐前2小时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
2.3、按年龄大小选择药物
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如诺合龙 。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
3、糖尿病用药要注意什么
3.1、长期服用某一制剂时,可渐见无效,则须及时换用另一制剂 。
3.2、口服降糖药,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单纯饮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较高时,不能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免因无效而贻误病情 。
3.3、应定时、定量遵医嘱服用,且须作服药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药名、剂量及增减情况、服法、服药后反应、血糖及尿糖检查结果、饮食情况 。
3.4、各种制剂,均宜从较小剂量开始,每晨服1次,然后按病情及疗效逐渐酌增剂量较为稳妥 。
3.5、如有胃肠不适、皮肤过敏、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或低血糖反应时,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
3.6、注意患者肝、肾功能 。口服降糖药(糖肾平除外)在肝脏内代谢,由肾脏排泄,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中不宜使用 。
糖尿病的用药时间
1、双胍类
普通剂型可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缓释剂型可在晚餐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肠溶片,胃肠道反应比较轻,应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剂量较大时,可随餐分次服用,以更好耐受 。须注意:肠溶片和缓释片禁止嚼碎口服 。
2、磺脲类
短效制剂(格列喹酮片、格列吡嗪片),此类药物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小时 。餐前半小时服药,进餐时正好药物发挥作用,随着食物消化吸收,降糖作用也逐渐加大,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中长效制剂(控释片、缓释片),可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建议每日1次、于早餐时服用 。
3、格列奈类
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
瑞格列奈,在服药后30分钟内即出现胰岛素分泌,通常要求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那格列奈,起效更迅速,一般餐前 10分钟内服用 。
这类药物应切记“不进餐不服药”的原则,如提前服用或服药后未按时进餐或忘记进餐,容易出现低血糖 。
糖尿病的用药配伍禁忌
抗生素 。如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与苯乙双胍(降糖灵)同时服用,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氯霉素能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使口服降糖药代谢减慢,易引起低血糖 。
利尿药 。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等,都能抑制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甲苯磺丁脲无法发挥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少数病人甚至会发生糖尿病性昏迷 。
抗凝血药 。如双香豆素、华法林可延长甲苯磺丁脲的半衰期,并抑止其代谢,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症 。

糖尿病的用药护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