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 。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量及其单位,探究物质比热容 。
【难点】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 。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之前的知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几种?”
环节2:讲授新课
1.热量:进行追问“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的改变与吸热或放热有什么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引导分析,在热传递中,物体吸热,它的内能增加,物体吸收多少热量 , 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热,它的内能就减少,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因此可以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由此引出热量的概念 。
2.比热容:紧接着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入手,举出生活中烧水的现象,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不同时 , 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引出提问“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 , 他们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
【提出问题】
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一样吗?
【猜想与假设】(让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回答)
(1)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
(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3)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
(4)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 。
(5)可能与物质的物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有关 。
在设计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控制变量 。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
在这一环节 ,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1)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变化相同 。
(2)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的种类与质量相同 。
(3)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要控制质量、温度变化相同 。
设计实验:
在这一环节 , 先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讨论后交流 , 教师从旁指导 。
1.实验器材:2个铁架台、2个500ml的烧杯、2个同规格的”热得快”、2个搅拌器、秒表、量筒、温度计 。
2.实验步骤:
(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烧杯里装400g水,乙烧杯里装400g煤油,使它们的温度都处于室温,给他们都加热相同的时间(如1-3分钟 , 使他们吸收的热量相同),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
(2)接着上次继续实验,如果让他们都从室温升高到40℃,观察加热所需要的时间是否一样(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实验数据 , 教师要对实验步骤进行必要的演示,从旁进行指导 。
收集证据: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 , 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 , 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一些,即给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 对它们加热的时间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
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仅与质量有关 , 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如何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呢——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
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 , 以及大量实验表明 , 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都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 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及状态决定的 。通过类比密度的定义,由此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介绍单位及读写法 。
3.查表
让学生自主查表 , 查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哪种物质?比热容是多少?有什么物理意义?
(2)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吗?
(3)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
4.应用
这部分主要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国北方有些地区冬季供暖用的”暖气”就是用水作为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的?
(2)为什么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作为工作物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 。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环节3:巩固提高
用比热容思想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环节4:小结作业
小结:找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
作业:课后完成练习册本节的内容 。

比热容教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