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文章插图
【2 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前的研究证明了16号染色体上的一种基因的突变与克罗恩氏病之间的关系 。近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确定这种基因是NOD2基因,在细菌触发的炎症反应中起作用 。临床上使用抗菌素治疗某些克罗恩氏病 。在实验室里,在无菌环境中制备的炎症性肠病(IBD)动物模型经常不表现为IBD 。因此NOD2基因是克罗恩氏病的易患基因非常好的候选,以及与克罗恩氏病发生、免疫反应和肠细菌作用有关的一种重要共同致病因子 。NOD2是一种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基因,为感知脂多糖所必须并可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信号传递途径 。类固醇可抑制NF-κ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和其它细胞因子的表达 。克罗恩氏病病人单核细胞NF-κB激活和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加速 。NOD2表达局限在单核细胞,在这里作为致病细菌成分的细胞浆受体 。易患结肠炎的小鼠脂多糖信号传递有缺陷 。研究人员筛查了512例来自德国和英国家庭或德国三人组(有IBD 的德国病人及他们无病的父母)的病人,以及正常对照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氏病的诊断通过临床、放射学、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确定 。将不确定结肠炎病人从研究中排除 。6%克罗恩氏病病人是NOD2纯合子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没有属于这一类的,对照组也没有NOD2纯合子 。NOD2杂合子存在于18%的克罗恩氏病、6%的溃疡性肠炎病人,以及8%的对照 。Hampe等人指出,突变少见 , 只有6.5%的克罗恩氏病病人是纯合子 。这种突变为克罗恩氏病的发生提供了高度风险 。NOD2和溃疡性肠炎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是NF-κB活化在克罗恩氏病强于溃疡性肠炎 。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 , 请关注外科频道

2 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