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丸的用量


消渴丸的用量

文章插图

消渴丸的用量
1、消渴丸的用量
消渴丸短期应用可以轻度降低高血糖模型动物的血糖水平,长期应用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模型动物的血糖升高,明显降低高脂动物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糖尿病并发的血脂异常,并可适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消渴丸的降糖作用优于优降糖且作用持久 。
消渴丸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5—2.5克(约5—10丸),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根据病情控制情况,从每次1.25克(约5丸)递增至2.5克(约10丸)直至出现疗效时,逐渐减少为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 。遵医嘱服 。
2、消渴丸禁忌
2.1、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以免婴儿发生低血糖 。
2.2、孕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
2.3、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慎用 。
3、消渴丸一次最多10粒
即使标明西药成分的正规降糖药,也不能因为它是中成药而大剂量服用,如已在临床应用多年,至今仍然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线口服降血糖药物之一消渴丸,其西药成分是格列本脲,也就是优降糖,属于第二代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消渴丸在药品成分和注意事项中都对此进行了明确标注,所含的格列本脲剂量是每10丸含有2.5毫克,正是1片优降糖的剂量,而且每个消渴丸中所含格列本脲的剂量也非常均匀,因此临床使用中根据血糖情况调节起来非常方便 。
但不少患者一贯的观念就是“中成药毒副作用低”,因此有些人“降糖心切”,不注意控制剂量,有时一次吃一小把,导致服药后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千万不要因为消渴丸是中成药,就片面认为副作用小,为求迅速降糖而过量服用 。事实上消渴丸中真正起到降糖作用的成分正是西药格列本脲,因此服用消渴丸要像服用优降糖一样,严格控制剂量,观察自身血糖状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剂量 。服用消渴丸时最好从小剂量开始,每次3—5丸,最多不要超过10丸,不可随意加量,而且要在餐前半小时吃,用药后及时进餐,以防出现低血糖 。
消渴丸的副作用
消渴丸主要成分为葛根、南五味子、山药、黄芪、地黄、天花粉、格列本脲 。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浓缩丸;味甘、酸、微涩 。
消渴丸可以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2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喜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 。
那么,消渴丸的副作用有哪些?
1、低血糖 。
2、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中金属味道等不适 。
3、过敏反应,如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 。
4、血液学异常,如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
5、肝脏损害,如黄疸、肝功能损害 。
【消渴丸的用量】
消渴丸服用注意事项
根据专家论证,消渴丸从餐后服用改为餐前服用,能更安全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消渴丸所含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强,起效迅速,发挥作用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服药后的半小时到2小时内 。
如果进餐前半小时内服用消渴丸,进餐通常需要半小时左右,进餐完毕正好是消渴丸发挥降糖作用的高峰期,此时由于进餐后的食疗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因此餐前服用可以更好地避免低血糖,因而更安全;另一方面,糖尿病的治疗,最理想的目标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能得到满意控制,消渴丸在餐前服用的话,既能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又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使机体内的血糖能长时间保持相对平稳状态而且更有效 。
消渴丸的适应症常常是一些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较轻型患者一般并不适合选用该药,一些仅血糖升高尚不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病例更不宜选用 。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例,治疗开始应先进行饮食控制治疗,不宜过早选用该药,对于一些轻型糖尿病患者,经食疗后大多即可缓解,对效果不佳者再根据情况选用消渴丸 。

消渴丸的用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