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

文章插图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是多少
1、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是多少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发病率大约是在百分之2到百分之5之间 。

2、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2.1、胎儿水肿
严重者表现为胎儿水肿,主要发生在Rh溶血病,在胎儿期有大量红细胞破坏,患儿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音低、心率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 。胎盘也明显水肿,胎盘重量与新生儿体重之比可达1∶(3~4),严重者可发生死胎 。胎儿水肿的原因与严重贫血所致的心力衰竭、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和继发于组织缺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
2.2、黄疸
溶血病患儿黄疸出现早,一般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很快发展,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但也有少数患儿在病程恢复期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出现胆汁黏稠综合征 。部分ABO溶血病黄疸较轻,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
3、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 。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 。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
新生儿溶血的机理是什么
发病者的母亲多数为O 型,具有免疫性抗A及抗B 抗体;婴儿多数是A 型,特别多见于A1 其次为A2,及B 型 。多见于O 型母亲,是由于母亲其抗A、抗B 抗体除了属于IgM的天然抗体外,同时还有IgG 的免疫性抗体 。
A(B)型血清中则主要是抗B(A)IgM,极少有抗B(A)IgG,而IgM 抗体是不能通过胎盘的 。免疫性抗A 或抗B 抗体(IgG)则可通过胎盘,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后,附着于胎儿相应红细胞膜上,与其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溶血 。
新生儿溶血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提前分娩
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可取母亲的血做免疫学检查,如查出抗体阳性时应对孕妇逐月追踪检查抗体效价的变化,本次妊娠中Rh抗体效价由低升至1∶32或1∶64以上,测定羊水胆红素值增高,且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可考虑提前分娩,以减轻胎儿受累 。
2、反复血浆置换
对重症Rh溶血病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换出抗体 。减轻胎儿溶血 。
3、宫内输血
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
4、药物
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 。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 。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