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小儿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一、小儿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每个家庭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以便应急,发热儿童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幼儿体温在38.5℃以下不宜应用退热剂;当体温超过38.5℃以上可用退热贴或冰敷等物理治疗降温,亦可服小儿退热片适量;当体温超过39℃时,应绝对卧床,敞开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肤裸露,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尽快到医院诊治;高热惊厥时,患儿表现双眼凝视或上窜,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长应立即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点),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随后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温,同时亦要立即到医院诊治 。半岁以内婴儿发高烧时一般不打退烧针,不服退烧药,最佳降温方法是温水擦浴,即洗个温水澡 。紧急处理后无论是否退热,都应带孩子上医院就诊 。
1、多喝水
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还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孩子机体丢失的水份 。喝水不局限于白开水,可让孩子喝一些他(她)爱喝的果汁、饮料等,既补充水分又补充维生素,或多饮一些汤水 。孩子生病没胃口时,可让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
2、注意保温
保温并不是越暖越好,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 。只要让孩子比正常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如大人穿短袖时,孩子穿长袖即可,大人穿一件长裳时,孩子穿两件即可 。
3、温水冲凉
有些母亲担心,孩子发烧期间给其冲凉,会加重症状 。发烧后出很多汗,如果不保持清洁,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菌的感染,所以冲凉是必要的,但要用温水,水温在38-39℃为最佳 。给孩子全身用温水拭浴或泡澡,可使孩子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冲完凉后,要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裹住,以免受凉 。
二、孩子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1、急性扁桃体炎常为病毒和细菌共同侵犯,通常,学龄前儿童易患病毒性扁桃体炎,较大的孩子和成人易患细菌性扁桃体炎 。许多感染上呼吸道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也常导致病毒性扁桃体炎 。
2、细菌感染,包括白喉和腥红热,随着免疫制剂和抗生素的发展,这类细菌已经变少了 。在单核细胞增多的患者扁桃体也可增大 。
3、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扁桃体常常发炎,如果经常反复发炎,就会妨碍毒素从扁桃体排出,易成“病灶” 。
4、在正常人的咽部及扁桃体隐窝内存在着病原体,当某些因素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存在于机体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外界病原体又乘虚而入,因而导致急性扁桃体炎 。
5、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 。
【小儿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三、哪些原因导致小儿扁桃体发炎
与成人相比婴儿鼻咽及咽部相对狭小,而且位置较垂直,身体防御能力低,容易发生扁桃体炎 。
扁桃体因所在部位不同有腭扁桃体、咽扁桃体之分 。急性扁桃体炎通常指的是腭扁桃体的急性炎症,通常简称扁桃体炎,往往同时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咽部疾病 。小儿扁桃体炎,以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多见 。引起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有传染性 。
小儿为何易患扁桃体炎呢?与成人相比婴儿鼻咽及咽部相对狭小,而且位置较垂直,鼻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发育因年龄有所不同 。咽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扁桃体,在新生儿时期多藏于咽部的腭弓之间,腺窝及血管均不发达,到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长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 。由此可以说明,为什么扁桃体炎常见于学龄儿童,而1岁以下婴儿则很少见 。
我们再来看一下扁桃体炎的病因,乙型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本病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也较多见 。近年来,还发现有厌氧菌感染的病例 。
上述病原体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而不会致病,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虚而入”侵入体内,或于此时因原有细菌大量繁殖也可致病 。而受凉、潮湿、疲劳过度、吸入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CO)等均可为诱因 。
营养不良、佝偻病、消化不良、平时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减低,容易发生扁桃体炎,特别是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低下,就更容易患急性扁桃体炎 。

小儿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