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中医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文章插图

中医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1、中医大暑节气养生应静心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 。
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 。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 。
2、中医大暑节气养生应饮食调养
夏季饮食应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如果过食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影响营养消化吸收,且停留在体内的风邪、湿邪、油腻之品糅合在一起,使人容易生病 。夏季稍微吃点“苦”对身体会大有好处,可起到解热除湿、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
此外,夏季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建议适当多吃一些味甘、酸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 。同时,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导致人体火气上升,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
夏天出汗多,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钾、钙、镁等各种矿物质元素会比其他季节损失多,所以人们更需要额外加以补充 。
【中医大暑节气如何养生】要注意饮食调整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疏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
3、中医大暑节气养生应防暑清补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 。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 。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广东民间传统煲荷叶冬瓜汤进饮以防暑养生,其组成还有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茯苓等,或淡饮或为甜汤,亦可煲猪骨 。

大暑养生节气禁忌
1、忌大量饮水
夏季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 。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
2、忌单纯进补
如果认为大暑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夏季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
4、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夏季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

大暑防暑养生食谱
1、莲藕炖老鸭
原料:湖鸭、莲藕 。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 。
制作:将飞水处理后的鸭子和切片的莲藕放入煮开水的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味精、胡椒粉等,炖上一个小时即成 。
鸭肉性寒,是夏季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有除湿、解毒、滋阴、去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大暑的时候吃 。这道菜制作太简单了,用的原料和调料也都很家常 。这道汤,鸭肉中融合了莲藕的香甜,汤里有鸭肉的醇厚和莲藕的清新,不失为一道夏令滋补的好汤 。
2、绿豆猪肚汤
原料:猪肚1只,绿豆250克,精盐15克 。
做法:猪肚擦洗干净切成片,下炒锅加水,精盐同炖 。绿豆洗后,另用沙锅加水(水要没过绿豆),煮至开花,捞出豆壳,连汤汁一并倒入炒锅内,用温水煨半小时 。闻香气四溢便可食用 。

中医大暑节气如何养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