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抱宝宝好不好_长时间抱宝宝的坏处


长时间抱宝宝好不好_长时间抱宝宝的坏处

文章插图
导读:长时间抱宝宝好不好?面对可爱的宝宝 , 妈妈爸爸们是否都想时时抱着永不放手呢?长时间抱宝宝好不好,科学的抱养孩子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哦!
有些爸爸妈妈对宝宝疼爱有加,一有时间就总是抱着他(她)舍不得放下,殊不知,这样对宝宝并没有好处 , 反而会有危害!
一天内多长时间抱着宝宝合适
长时间抱着宝宝会违背他自然的生长规律 。有些宝宝习惯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入睡 , 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不抱就不睡 。一般新生儿每天需要睡20小时,6个月左右每天需睡16小时 。婴儿到了2个月时 , 每天加起来应抱2个小时左右 。此外,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 , 如果长时间抱在手里,对其骨骼的正常成长也不利 。
抱出来的问题
呆呆小小可爱的宝宝时常让妈妈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 , 但是,你造吗,长时间地抱着宝宝,尤其是一岁以内骨骼正在发育中的宝宝,会有不良影响哦!
1、影响骨骼和肌肉发育
周岁内的宝宝处在人生第一次飞跃期,骨骼生长较快 , 如果长期抱在怀中,会导致运动量不足,使宝宝失去大量在运动中学习的机会 。
怀抱之外必不可少的运动
2~4个月时 , 给宝宝做被动操,活动四肢肌肉,增加肌肉张力 。
4~6个月时,帮助宝宝开始练习翻身 。
6个月后,让宝宝开始练习爬 。
8~10个月时,开始独自站立 。
让宝宝俯卧 , 将他的两脚提起,再慢慢地放下,重复多次 , 以锻炼宝宝的上身及腕部的力量 。10~12个月时,开始步行的准备英国政府要求托儿所的初学走路儿童每天至少步行15分钟 。可以说,尽早进行有氧运动,将促进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和四肢发育 。
2、影响大脑发育
宝宝越动越聪明 。刚出生的宝宝大脑中有数十亿个神经元,它们之间并没有联系,只有通过各种运动才能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这是因为,运动是重要的生理刺激之一 , 当婴儿动起来 , 他就已经接受了数百次触碰和位置感的刺激,这些都将告诉大脑关于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四肢所处的地方;能促进脑细胞生长,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能量,从而促使智力发育 。
3、使宝宝有依赖心理
周岁内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及时的给予满足 。出生后,婴儿需要适应外界与妈妈肚子里完全不同的环境,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 。满百天后,积极情绪增加,在温暖环境中、吃饱后更为突出 。半岁时,宝宝能区别生人与熟悉的人,由此产生对妈妈依赖的情绪,清醒时常常要妈妈抱着 。而这个阶段,如果妈妈经常抱宝宝 , 就会错过匍匐期的学习训练,容易使宝宝平衡失调 。
正确做法:妈妈要和宝宝经常在一起,但不是总抱着他,应让宝宝及早循序渐进地运动,既锻炼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 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促进肌张力、身体灵活性及平衡能力的发展,又能增加宝宝的愉快心理 。在玩中发展运动技能是再好不过的方式 。
4、影响睡眠质量
有不少小婴儿需要妈妈抱在手中摇摇晃晃才能慢慢睡着,抱着睡时睡得很好、很久,一放到床上就醒来,很久也睡不着,让妈妈不得不再次抱着哄他入睡 。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大人不抱就睡不着,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而且影响身心的健康发育 。宝宝“睡不安”的原因与入睡的依赖性有关 。宝宝睡觉哭醒,假如妈妈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往往会加重宝宝的恐惧心理,从而影响睡眠;相反,宝宝睡觉一有动静即予以反应,很容易导致依赖性的形成 。
正确做法:当百天内的婴儿想睡觉时 , 妈妈最好先抱着、哄着;4个月后的宝宝入睡时,妈妈应陪伴在他的身边,哄着入睡 。要注意为宝宝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对宝宝进入睡眠状态和睡眠深度、睡眠质量影响都很大 。
妈妈不离手,宝宝易驼背
其实 , 许多妈妈会来反映抱着宝宝入睡是非不得已,因为一把宝宝放上床,他就哭闹不休 。也有些长辈特别疼爱孩子,他们有一种希望长时间与宝宝亲密接触的意愿,抱着宝宝逛街、吃饭、睡觉等等,不过细心观察 , 这时宝宝的脊柱是弯曲着的 。像这样 , 如果长时间“抱不离手”,并保持一个不正确姿势去抱宝宝,很有可能导致脊柱非正常弯曲 。
婴儿脊柱发育特点
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会逐渐出现三个生理弯曲:2-3个月左右宝宝能够抬头,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颈部脊柱前凸;6个月左右会独坐,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胸部脊柱后凸;8-9个月时会爬,10-11个月能站立 , 这时会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腰部脊柱前凸,12-16个月时能走路 。就是这些生理弯曲的形成,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直立行走 。
虽然宝宝在1岁以内就会出现这3个弯曲,但一直要到六七岁时,宝宝的脊柱弯曲才会彻底固定下来 。
由此可见,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如果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 , 那么脊柱的发育就可能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这将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得不到纠正,长大后就可能有脊柱侧弯、驼背等现象 。
宝宝睡觉怎么抱才正确
很多宝宝都希望时刻躺在大人的怀中,因为这会让宝宝感到温暖、安定 , 这是宝宝的正常心理需求,但是,如果大人特别是老人,总是“爱不释手”,只要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哄,时间长了,宝宝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最后变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习惯 。
其实,抱着宝宝睡觉,不仅会使宝宝睡得不深,身体不能舒展,影响睡眠质量,也不利于宝宝呼吸换气,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所以最好是能够让宝宝在吃饱了奶之后 , 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
新生儿怎么抱才健康
出生不久的宝宝 , 头大身子小,颈部肌肉发育不成熟 , 不足以支撑起头部的重量,所以抱宝宝时,一定要托着他的头 。由于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 , 出生1至2个月的宝宝颈肌还未完全发育 , 肌肉无力 , 竖着抱宝宝时,宝宝脑袋的全部重量都压在颈椎上 , 很容易造成脊椎损伤 。尽管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到宝宝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在抱新生宝宝时要横着抱,不宜竖抱 。
抱新生儿的方法有两种:手托法和腕抱法 。手托法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要求父母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腕抱法则要求父母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 , 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住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是种非常常用的姿势 。
有效防范睡眠障碍的措施
1、从小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 。如睡前不让宝宝含乳头;妈妈不要拍着抱着或摇着宝宝入睡,然后再把他放到床上 。
2、睡觉时卧室的光线应稍暗,保持空气新鲜 , 环境清洁安静,被盖合适;或者让宝宝朝着背光的方向睡,让他慢慢适应环境 。
3、及时治疗影响睡眠的某些疾病,如感冒发烧鼻塞、佝偻病等 。
养育建议
婴儿啼哭多是由于身体不舒服引起的,有时也是一种正常的运动,并不是因为没被抱而哭闹 。
【长时间抱宝宝好不好_长时间抱宝宝的坏处】当宝宝因饥饿等生理需要哭闹时,竖着抱是最有效的安慰方法,即将宝宝的头和颈部托稳,腹部贴着大人的胸部,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竖着抱,轻拍宝宝的后背 。

长时间抱宝宝好不好_长时间抱宝宝的坏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