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_该给宝宝用学步车吗?


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_该给宝宝用学步车吗?

文章插图
导读:为了方便宝宝学走路,很多父母都会选择送宝宝一辆学步车 。但是,你知道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是很大的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挖一挖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有哪些,看看父母到底该不该给宝宝用学步车 。
为了让自己的小宝贝更快跨出人生第一步 , 不少爸妈都会给孩子买一辆学步车 。但是,小宝贝不宜过早“坐”上学步车 , 还应该注意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或是使用方法不恰当 , 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甚至会导致孩子感统失调 。
【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_该给宝宝用学步车吗?】妞妞7个多月大时,就已经坐得很稳了,还经常自己尝试着站立起来 。为了让妞妞尽快学会走路,而不总是爬来爬去,妞妞妈特地为妞妞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 。一坐上学步车,妞妞就在车内独自玩 。让妞妞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妞妞,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而且孩子2岁时走路还不稳 。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居然说妞妞有轻微的“O”型腿 , 这很可能跟过早使用学步车有关,过早用学步车孩子长罗圈腿,这让妞妞妈后悔不已 。
由此可见 , 学步车用得早不如用得好 。那么,学步车对小孩有哪些不利的影响呢?
后果一:影响骨骼发育,可能影响身高
正确使用学步车,不会带来不良影响 。但是若过早使用、使用方法不当,有可能对小孩造成危害 。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其自有的规律 。如果小孩还在学爬的阶段,就让其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可能导致运动发育迟缓与骨骼畸形 。
行走是负重运动 , 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学步就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 。而为了安全起见,学步车的坐垫往往较高,小孩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 , 导致扁平足 。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因此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 。另外,骨骼过早负重,过早地刺激骨垢,还可能影响小孩今后的长高 。
后果二:易致感统失调,损害平衡能力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 尽量不用学步车 。使用学步车对小孩的影响主要在感统方面,具体表现为平衡能力、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差 。
很多家长早早就让孩子坐进学步车,将学步车视为育儿的好帮手,而这样的后果是让其直接跳过了爬行阶段 。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最佳手段,也是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最先综合协调使用的阶段 。爬行时,前庭得到了锻炼 , 小孩的平衡能力就好,而婴儿必须用四肢支撑身体重量,这又使其手、脚及胸、腹、背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起来 , 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 。而学步车将小孩固定在车内,就使婴儿失去了这些运动锻炼的机会 。
后果三:使用不当出意外 , 增加孩子受伤机率
有很多爸爸妈妈选择给孩子使用学步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步车可以保证婴儿的安全 。学步车使得小孩的“运动能力”扩展,小孩的运动范围大大扩大 。而由于其危险意识差 , 导致很容易发生意外 。由于小孩的生理特点,其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 , 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 。此外,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能够进入更广阔的范围,其危险指数也大大升高,令许多妈妈猝不及防,受伤事件也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等 。
那么,到底家长该不该给小孩用学步车呢?
6~9个月的小孩应先学爬,年龄6个月大的小孩就会爬行,9个月大会扶墙学走,1岁以后就不需借助任何工具都能逐渐学会走路 。在小孩6~9个月大时,应让小孩学爬,而不是急着让他学走路 。爬行阶段是小孩的关键期,父母应给予适当、安全的活动空间,一方面是要让他免除危险的恐惧感,二来也是要让其自行借双手双脚的摸索 , 锻炼全身,使全身协调地发育 。
建议家长们给小孩每天用学步车不超1小时 。9个月大后,小孩已经能够爬得很好了 。加上身体各方面的锻炼也不错,此时他还会尝试着自己站立,并扶墙走 。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让其使用学步车,辅助走路 。虽然9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用学步车,但是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 应控制在十几分钟之内 , 每天总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
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小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们切忌操之过急 。

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_该给宝宝用学步车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