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知识 芒种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芒种养生知识 芒种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知道芒种节气吗?芒种节气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到了那个时候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了 , 那么你知道芒种要怎么养生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芒种节气养生知识,芒种节气养生注意事项哦~

芒种养生知识 芒种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芒种节气的饮食养生
芒种节气里 , 气温升高降水多 , 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 。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 。在日常生活中 , 要注意如下几点:
1、饮食宜清淡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 。
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 , 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 , 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2、多补水,要午休
中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 , 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 。医生提醒 , 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 。夏日昼长夜短 , 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 , 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
3、勤换衣,勤洗澡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 。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 。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 , 乃生痤疮” 。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
芒种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芒种的“芒”,是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 。二十四节气中,由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这 “四立” 和由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组成的 “两分两至” ,是八个基本的结构点 。此外 ,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是以气温变化命名的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七个节气是以降水量命名的 。它们反映的都是气象的变化 。
只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与大地有关 。特别是芒种 , 名字直接来自农业生产劳动,这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绝无仅有的 。

芒种养生知识 芒种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