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锻炼的特点

气功的特点主要有:
1、发挥练功人的意识能动性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1)、变被动为主动:历来的治疗方式基本上都是医生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患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气功疗法则是患者通过亲自练功,自己为自己治病 , 变被动为主动 。
(2)、变外部为内部,变他养为自养:传统的医学重视的多是向外界寻求保健治疗的方法 。例如不断合成新药代替旧药;研制新的疫苗去预防传染病,生产含有微量元素的食品等 。这种只注重外部疗法的医学模式,忽视了人体自身内部条件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潜力很大的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认识、掌握和利用这一规律 , 为人类自身的保健医疗服务 , 是气功锻炼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又一体现 。
(3)、变物质为精神:以往的医疗多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 。这些均属于物质治疗 。而气功疗法要求练功人修心养性 , 强调自我精神调节 , 改善情绪,培养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2、呼吸、形体、心理锻炼的有机结合 。
呼吸、体势、意念三类锻炼方法,也称作练功的三要素 , 其中意念锻炼是统帅,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古人所说的“全凭心意练功夫”,就概括地表达了这个思想 。意念的锻炼实质是一种心理锻炼 , 但不同于普通的心理疗法 。体势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形体、体力的锻炼,即所谓的“外练筋骨皮” 。气功锻炼有多种呼吸方法,主要是用来吸引注意力帮助入静的一种手段 。练功时将心理、姿势、呼吸的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
3、心身同练整体观 。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方法,亦即精神与形体同练 。也可陶冶性情 ,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的性格 。心身同练的另一层含义是气功锻炼的整体性 。气功锻炼时所产生的效应对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及心理同时都有调整作用,而不是只对一个内脏、一个系统起作用 。
4、调动和培育人体生理潜力 。
【气功锻炼的特点】 潜力属心理学范畴,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及潜力的调动 。这种变化之剧烈,甚至可以引起人体的形态实质发生改变 。这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正是我国传统养生气功具有疗效的重要机制 。换句话说,我国传统气功的作用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就体现在对人体潜力的调动与培育上 。研究掌握并利用这一规律,等于在中医宝库中挖掘和发展了一门更高一级层次的治疗理论与方法 , 也是对现代医学的一个补充 。

气功锻炼的特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