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_宝宝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_宝宝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文章插图
导读:你知道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吗?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 相对来说物理降温对宝宝的伤害少些 。究竟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
宝宝发烧家庭物理降温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 , 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 。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 , 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 , 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 , 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_宝宝发烧怎么物理降温】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热,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 , 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 。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 , 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 , 每3~5分钟更换一次 。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 , 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
3.温水擦拭或温水?。河梦率聿潦煤⒆拥耐贰⒁赶隆⑺闹蛳锤鑫滤瑁?多擦洗皮肤 , 促进散热 。
4.酒精擦?。菏视糜诟呷冉滴?。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 , 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 , 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
第四,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 , 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 。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 。例如 , 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 。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 , 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 。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 , 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 , 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 , 以免发生虚脱 。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的建议是,孩子发热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热药 。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
这两类退热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 , 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 。服用时 , 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3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 。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热药 。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之间,吃1.5滴管 。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热药 。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 。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药 , 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 , 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热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热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 。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
及早发现宝宝发热的方法
摸: 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 。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热,你就马上能“摸出” 。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 , 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 , 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
看: 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 。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
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 。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热 。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
宝宝发烧的错误观念
综观上述论点,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态度,将发烧当作一种警讯 。小儿神经科主任赵文崇医师表示,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 。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其吞食能力加强 。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 。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 , 这是不适当的 。宋文举主任指出,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 , 宝宝反应会很剧烈 , 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 , 像喝醉了一般 。
此外,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 , 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其实刚好相反 。他说,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 , 散热效果最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法_宝宝发烧怎么物理降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